[樂游網導讀]獨立游戲可能對于一些玩家來說比較陌生,它是區別于商業游戲制作的另一類游戲。這里游戲往往有非常少的制作人員以及很少的資金預算,大多數情況下此類游戲是開發與發行都是統一的。該類游戲的優點是靈活性強、創意豐富,玩法通常很有趣!
獨立游戲可能對于一些玩家來說比較陌生,它是區別于商業游戲制作的另一類游戲。這里游戲往往有非常少的制作人員以及很少的資金預算,大多數情況下此類游戲是開發與發行都是統一的。該類游戲的優點是靈活性強、創意豐富,玩法通常很有趣!
在3A大作泛濫的今天,獨立游戲作為一股獨特的風潮,能在這樣的局面下占領一定的位置,實屬不易。在剛剛結束的索尼Gamescom2013發布會上,他們就表示將在PS4和PSV以及PS3上全力支持獨立游戲,給予這些獨立的游戲制作人最佳的生存土壤。
其實,這些獨立游戲雖然體積小,制作成本低,但是卻從來不缺少精品。相信大家心目中都有幾款自己最喜歡的獨立游戲,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史上最佳的25款獨立游戲精品,玩過的可以回味一下,沒玩過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25.《塵埃克星》
一款極富創意的免費獨立游戲!你將操控一位拿著掃把的清潔工,在變幻莫測的場景中清掃各種塵埃!共有4位人物可供選擇(初始解鎖2位)。在游戲中,玩家不光要清潔地面上和墻壁上的塵埃(有玻璃渣、落葉及魔法塵埃),還需要靠著擊打在空中的大塊塵埃不停跳躍,防止碰到針刺。大塊塵埃里包裹著一些物品,打碎塵埃,它們就會掉下來。其中有可愛的動物,也有書籍、書柜。在每關最后,玩家要打碎一塊巨大的塵埃,結束關卡,是什么呢?自己去看看吧。
24.《魔巖山傳說》
這是一款由Almost Human Games公司開發的動作RPG游戲,名叫《魔巖山傳說》。是一款地牢探索類游戲,包含了各種傳統的經典游戲風格,比如探索、生存、戰斗、魔法、解謎以及角色扮演元素。 《魔法門》系列作為很早以前的一款經典迷宮式RPG游戲,仍然還有很多玩家對其津津樂道,一款新游戲的誕生,彌補了他們的遺憾。
玩家是一位囚犯,因為犯下了邪惡罪行(也有可有被冤枉)而被判處死刑并流放到與世隔絕的魔巖山(Mount Grimrock)。不為人知的是,這座山中隱藏著遠古的隧道和地牢。玩家的任務是組建一支隊伍,通過山中的地下世界逃離。在此過程中,玩家會遇到由早已滅絕多年的文明留下的神秘謎題、致命陷阱、古代墓穴和恐怖怪物。
23.《異形2》
《異形2》為《異形:地球戰區》的續作,游戲延續了《異形:地球戰區》的核心內容,游戲的劇情講述的是在2018年地球遭到異形入侵之后,外星人的機器遍布地球各地。而人類已經處在了滅絕的邊緣。他們組成巨型車隊,在冰封苔原上尋找食物和補給。隨著數量差距的增大,反而人類更像是這個星球上的異類了。
22.《以撒的結合》
《The Binding of Isaac》是個不講究畫面精美程度的射擊游戲,而基礎的地牢設計還是以紅白機時期的《薩爾達傳說》來開發。游戲的方式類似《Smash TV》與《Robotron》般,角色將在有著能夠提升能力的道具與特殊技能的半 RPG 世界中闖蕩。
游戲中將以「物品系統」來取代傳統的「等級系統」,在每個關卡中,都有著寶藏庫、商店、頭目與其他可能藏有特殊物品的密室。特殊物品可分為 4 種:可用物品、特殊的武器升級、被動升級以及能力瞬間提升。而當角色升級時,改變的不只有能力與數據,同時外觀也將有所不同。目前游戲中有著超過 70 種的特殊物品。
21.《城堡毀滅者》
《城堡毀滅者》在XBOX LIVE Arcade上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幽默有趣的游戲畫面與良好的游戲性使其成為了LIVE Arcade上的國民游戲。
游戲的玩法類似街機的《吞食天地》、《地獄神龍》等游戲,玩家可以選擇四個擁有不同特技的騎士(破關可解開新人物),運用連擊、格擋與魔法一路過關斬將,打倒魔王、拯救公主。不同的角色擁有不同的魔法攻擊或是換上新的武器,人物能累積經驗值升級來強化能力,破關一輪后可以選擇進階難度繼續挑戰。游戲畫面采手繪的卡通風格,畫風非?蓯,而且有許多低能搞笑的橋段,與好友或家人合作闖關非常有趣。
目前已經有PC版本可供大家體驗神作的魅力!
20.《機械迷城》
在游戲中會碰到許多不同的難題,玩家必須四處探索并且搜尋各樣物品,組合起來或是用來解鎖等等,其中還有一些特別的小游戲,游戲中有《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俗稱小蜜蜂)等小游戲。隨著游戲的進展,謎題的難度也會逐漸的提升。從初期的只需組合道具破關,到后期復雜的益智難題等等,都能看出Amanita Design的用心。即便玩家真的無法過關,他們還提供了每一個關卡的解答,前提是必須先通過一項小游戲。
口碑極佳的獨立游戲作品,我不相信你還沒有玩過。
19.《粘粘世界》
《粘粘世界》以凱勒·加布勒的概念游戲《Tower of Goo》為原型,主要玩法是利用粘性小球“粘粘球”(Goo)來構建建筑框架,協助盡量多的剩余粘粘球進入地圖的水管內!墩痴呈澜纭帆@得了總體積極的評價,在2008年的美國獨立游戲節中,《粘粘世界》榮獲創新設計獎和優秀技術獎,并得到了塞尤瑪斯·麥克納利獎的提名。
游戲被分為五個章節,并細分為多個關卡。游戲吸取了蒂姆·伯頓電影作品的特點,讓每個章節都有不同的主題畫面和音樂風格,渲染出不一樣的氣氛,此外,游戲提供了聯機競技模式,玩家需要用有限的粘粘球建造盡可能高的結構。玩家的記錄會被上傳到2D Boy的服務器,讓全球其它玩家來挑戰記錄。
18.《饑荒》
《饑荒》的故事是關于一名科學家被惡魔傳送到了異世界荒野。他必須用自己的智慧在嚴酷的野外環境中求生。差不多就是《東京叢林》加上能靈巧活動的雙手,或者《我的世界》加上消化系統。
游戲操作簡單,卡通風的畫面,這是KLei制作組的一貫風格。本作也繼續了這一風格,作為2D的生存類游戲,本作比《生化6》等3D大作的操作簡單了無數倍,只需要鼠標左鍵右鍵點擊即可。左鍵是移動角色、移動道具等,右鍵用來使用道具、拾取物品等,一般的新生稍加嘗試即可學會。道具欄放滿了不知道怎么丟棄物品,肚子餓了不知道該吃什么好,完全不知道可以在火堆上烹飪食物等等。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世界還是吸引了筆者一遍又一遍的玩,一次又一次的死,可還是會默默的點下RETRY。
17.《交易者》
《交易者(The Swapper)》是一款橫版平臺解謎游戲,設定在遙遠的太空。玩家使用某種神奇的設備能夠克隆自己,并且在克隆體之間切換。有點類似獨立游戲《洞窟》的概念。
游戲的背景大都使用粘土和日常所見材料搭建。制作方Facepalm Games雇用了曾經制作《狂飆:舊金山》和《FTL》的Tom Jubert先生來負責《交易者(The Swapper)》的劇情制作。
16.《到家》
《Gone Home》是一款Fullbright工作室開發的“故事探索”游戲,劇情發生在1995年,玩家扮演Smantha,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令人頭疼的熊孩子。“暴女”風格一致被認為代表了90年代女權朋克音樂,而在這款游戲中,我們聽到了 Heavens to Betsy和Bratmobile 樂隊的歌,而且不僅是背景音樂,它們在劇情中發揮了作用。
Fullbirght 聯合創始人Steve Gaynor說:“在游戲中,Sam的朋友向她介紹了‘暴女’風格音樂,而這改變了她的一聲。能在《Gone Home》中使用這些音樂實在是太棒了。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代入感。這兩個樂隊的歌曲會讓人覺得《Gone Home》的故事真的就發生在那個時期,那個地方!
15.《洞穴探險》
《Spelunky》是一款在地底世界中探險的2D平臺式動作游戲,整體風格相當有《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風味,玩家的目的是要在一層又一層的地底通路中收集財寶、閃避各種危險、找到出口以前往下一個關卡。說起來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不過從各種層面來說,《Spelunky》都不是一款簡單的游戲。
《Spelunky》有著相當細膩的設計,不但敵人種類眾多、也充滿詭譎的機關、有趣的道具,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款「Rogue-like」式的游戲,意即所有的關卡都是即時隨機生成,每一次的游戲都是完全不同的挑戰過程,每一次的游戲都可能有意料外的驚奇發生!
雖然關卡結構是隨機產生的,但游戲的關卡產生方式經過了巧妙的設計,并不用擔心會遇到不合理或太過重復的關卡構成,就提供給玩家的探索度來說也是相當的高,更可以利用炸彈直接炸開地形,來創造路徑或者取得埋藏在石墻中的金塊與寶石。
14.《像素起跑2:未來外太空傳奇》
Gaijin工作室在《節奏方塊》后推出的《像素跑者》的續作《像素起跑2:未來外太空傳奇(Bit.Trip Presents Runner2: Future Legendof Rhythm Alien)》是一款小成本的橫版跑酷游戲,游戲將登陸XBLA、PSN、Wii U以及Steam,喜歡跑酷游戲的玩家可以嘗試一下這款像素小人風格的新作。
13.《流亡之途》
這是一款充滿了血腥氛圍的動作RPG游戲,并融合了《暗黑3》那樣的打怪掉寶設定,還有像《最終幻想7》那樣的角色定制系統。《流亡之途》是一款針對硬核RPG玩家制作的游戲,面向的是那些喜歡通過自己的獨到理解來構造屬于自己的個性角色的玩家。
游戲面向的是真正的硬核玩家,不像《暗黑3》那樣新老通吃。既然是針對硬核玩家的,《流亡之途》的角色定制系統較這些游戲來說更加復雜。而且角色的技能樹一經敲定變不能輕易更改。因為設計者們認為這樣一來玩家才會更加在意自己的角色,對它們更加有歸屬感。
12.《邁阿密熱線》
《邁阿密熱線(Hotline Miami)》中你要運用嫻熟技巧和純粹的暴力在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8-bit風格的復古畫風,熱血沸騰的原聲和離奇的故事情節滿足你嗜血的渴望。游戲有35種不同的武器,20個關卡還有25個改變游戲體驗的可收集面具,造就了今年最黑暗,最與眾不同的游戲。
暴力,詭異,但是很有深度,可玩性也不錯,值得你一試!
11.《墨西哥英雄大混戰:黃金版》
游戲故事內容幽默搞笑,配合非線性設計與支線發現探索的推進方式可令玩家充分的去感受游戲而不用死命去練級,可輕松愉快的游玩游戲。如今大多數游戲都是第一人稱或者是第三人稱視覺游戲,橫版類過關游戲在PSV平臺上可謂比較少有,這款游戲絕對適合喜歡橫版過關與動作解謎游戲的你。
流暢的動作與爽快感十足的打斗設定也讓玩家為之著迷。按鍵的反應可以說是一款動作類游戲的命脈所在,制作小組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爽快的組合技連擊系統可說令人津津樂道。配合游戲的特色系統“生者世界”和“亡者世界”的即時切換系統,令本游戲與其他的動作類游戲和解迷類游戲對比,進步的不只是一個級數。而在如此兩個“世界”切換的情況下,玩家的攻擊動作與解迷動作還是在流暢的進行。特殊技能的使用也是解謎的關鍵之一,它進一步強化了游戲的解謎難度,BOSS戰也需要使用相對應的特殊技能去攻擊BOSS之后才可以造成有效的攻擊輸出。
10.《塵埃:幸福軌跡》
《塵埃:幸福的軌跡(Dust: An Elysian Tail)》是款由動畫設計師Dean Dodrill耗時多年獨立制作(配樂除外)的橫向卷軸動作RPG。早前尚在制作中的版本曾入選2009年微軟競賽優勝作品。
本作故事背景建立在Dodrill的獨立動畫電影《Elysian Tail》的世界觀上,發生在Falana這個美麗而神秘的世界。游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俠客裝扮,因不明原因失去記憶的神秘劍客Dust,他在森林深處的迷宮中被神秘的上古Ahrah之劍和它的守護者Fidget喚醒,為了找尋自己的過去而毅然決然地踏出了那片森林。
9.《去月球》
事實證明這幾乎不算是一個游戲(雖然長得很像rpg),叫它互動式小說可能更合適一點。在所有游戲都(幾乎)完全無視劇情的主流大潮里,這個偽裝成游戲的小說給所有只玩游戲不讀書的重度玩家進行了道德再教育,即在沒有刀劍槍炮打怪練級的背景下如何講一個愛與生命的故事。
游戲的時間很短,大概四個小時,而且這四個小時基本全部放在發展劇情上面(游戲的傳統要素,如解密和戰斗,基本上沒有或極其簡單),于是游戲設計者完全掌握了講故事的節奏。游戲中的對白也都是以電影或小說的標準精心設計的,既不破壞節奏又把每個人物的形象鮮明地刻畫出來,根本沒有傳統意義上的npc,所有有對白的都是用生命去演戲的演員。
8.《地獄邊境》
使用黑白美術風格呈現的游戲不多,而使用黑白美術風格呈現的橫向卷軸解謎游戲恐怕用一只手數得完,《LIMBO》正是其中之一。本游戲有令人一眼難忘的特殊美術風格、簡單的操作、精心設計的重重機關和謎題。
然而,整個游戲主軸沒有任何故事元素貫串,甚至沒有出現任何對白,這個作法相當大膽。但是《LIMBO》將細節專注在解謎過程和畫面呈現上,謎題巧妙的設計讓你拍案叫絕,你會滿足于解開每一道謎題的成就感;獨特的美學則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氣氛,激起你探索這個世界的欲望。盡管游戲結束后你會對突如其來的結局感到有些愕然,或是搞不懂游戲想要表達的意義何在,《LIMBO》仍然在美術表現和謎題設計上帶來驚人的娛樂性。
7.《菲斯》
由Polytron團隊開發、曾獲得GDC 2012(游戲開發者大會)最佳獨立游戲獎項的《Fez》是一款極具創意的利用視角的轉換來改變關卡舞臺,結合2D和3D的關卡的平臺動作游戲全面展現游戲清新畫面、復古音效背后創意玩法所能能給玩家帶來的無限樂趣。
解密難度適中,可玩性高,畫面清新亮麗,可謂是獨立游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6.《FLT》
一款PC獨占的游戲,雖然很簡單,但是重復可玩性相當高,而且絕對是核心玩家會追求的游戲。游戲包含部分即時戰略,部分探索,部分飛船管理。游戲等級隨機,而且沒有及時存檔功能。要不存檔退出游戲,要不就玩到死。
游戲的目標很簡單。你指揮一艘聯邦飛船,攜帶者重要情報,身后是追趕你的叛軍艦隊。不幸的是,游戲追求簡單的風格讓銀河系看起來有點無聊,背景總是小行星帶,星云或者殖民星球。但仍舊每次冒險都是非常驚心動魄,特別是當你用超光速到達另一個節點時,你永遠不知道會有什么情況等著你。
5.《堡壘》
《Bastion(堡壘)》是一款擁有全新敘述方式的動作角色扮演游戲,游戲里將會有反應靈敏的敘述者來記錄你的一舉一動。 游戲共有超過40個精美手繪場景。在玩家不段探索的過程中,玩家將會發現Calamity世界的眾多秘密,一場足以粉碎世界的離奇災難。 此外,你在游戲中還能揮舞著多樣的可升級武器與野獸戰斗,進一步改造棲身之所。 而完成故事主線任務之后,還能解鎖New Game Plus模式,繼續你的冒險之旅!
4.《洞窟物語》
主角在一個積水的洞窟醒來。這里是哪里?自己是誰?一切都不清楚。隨著前行,大量的信息接踵而至:神秘的通訊、兔子一樣的生物咪咪卡、可怕的赤之花、行蹤神秘又不合群的咪咪卡“數”、殘暴的博士和他的手下……唯有不斷前行,才能解開所有謎團。而等待著主角的,是科幻與奇幻相交匯的壯大世界,以及夢幻而殘酷的現實……
能否阻止戰爭?能否拯救重要的人?能否了解到真相?一切都在玩家手中……
3.《超級食肉男孩》
《超級食肉男孩》是一款傳統的平臺型2D版面動作游戲,創意獨特,難度不低。玩家將扮演一坨肉感十足的玩意,獨立闖過各種設計巧妙的陷阱及刑具,稱的上是一款快節奏,高難度的多平臺湯汁四溢的游戲。
《超級食肉男孩》的開發商Team Meat深知舊事物總讓人感美好。而針對90后市場,該游戲在 Xbox LIVE/WiiWare平臺上發售時還附贈絨毛玩偶,同時會拉住你大做宣傳,這讓一些成年人感到非常尷尬。但它的確名副其實,它可以稱得上是現在最值得一玩的游戲之一。
2.《我的世界》
《MineCraft》是一款3D的第一人稱沙盤游戲,所呈現的世界并不是華麗的畫面與特效,而是注重在游戲性上面。玩家在游戲中做著「建設」與「破壞」兩件事,但是透過像樂高一樣的積木來組合與拼湊,輕而易舉的就能制作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但是若再加上玩家的想像力,空中之城、地底都市都一樣能夠實現。
目前游戲分為創造(classic版)與生存(Alpha版,Beta版)兩個模式,創造模式版本中雖然可以無限制的創造,但是目前僅只有付費購買的生存模式版本還有在持續更新中。在創造模式的世界中沒有敵人侵略,也沒有Boss可以推倒,更無需擔心諸如火山爆發任何或者土石流等天災,玩家可以無限制的使用任何磚塊等來建構自己的世界。
1.《時空幻境》
《時空幻境》(Braid)是2008年于 Xbox 360平臺發布的一款平臺動作游戲。游戲亦于2009年登陸PC、Mac、PS3平臺。作為一款獨立游戲,它早就名聲在外了。
《時空幻境》允許玩家隨時使用時間倒退功能讓主角回到以前的位置。玩家需要靈活運用時間倒退功能以及各種加快、減慢甚至倒退時間的機關,收集散落在關卡角落的拼圖碎片,方可完成游戲。獨立游戲開發人喬納生·布洛為《時空幻境》自付制作經費,用去三年的時間開發!稌r空幻境》獲得了包括 美國獨立游戲節“最佳創意獎”在內的諸多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