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游戲界名人點評:日本游戲閉關中國放眼世界
岡本吉起:日本與歐美不是漸漸拉開差距,可以說已經落后太遠。早在FC時代日本游戲占到全球市場份額70%以上,可現在最多也就15%到20%的水平。現在歐美才是真正游戲業先進國家,我們即便從今天起奮起直追,人家也不會就此止步不前。如果現在就放棄的話,那一輩子也別想再趕上了。
小島秀夫:不久前我去了今年E3現場,發現最近海外技術力有了極為驚人飛躍。今年對比由為明顯,日本勢力感覺已經蕩然無存了,我們已經顯得很落后了,依然與人家存在著明顯差距。3年之后我可能也不會再繼續留在日本了,廣井先生,不和我一起去美國嗎(笑)?我感到日本已經到達了自身限界真的實在太困難了(再次的科技飛躍)。最近2~3年尤其給人以貧乏、薄弱的感覺。
廣井王子:我認為我們很快便會進入次時代(下一個時代),就連游戲制作都沒有國籍的時代。監督負責監督事情,制片人負責制片人事情,在各方面只要有能夠去適應的人才,就不會拖拉到時代后面。在日本制片人很了不起,而社長則更加出色,而且是完全不同的。社長只不過是一種職位,社長既可以讓日本人來擔當,也可以是中國人或美國人來負責任何班底或組織都可以由世界中的精英來結集,這也許就是無國籍化標準吧。到那個時候我又能夠做些什么呢?我也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
吉田修平:技術的根基正在由日本向歐美轉移!在美國和歐洲有許多富有才華的開發者和設計者,所以在這里要組建一支游戲開發項目的大型團隊,相比起日本來要容易一些。
板垣伴信:日本游戲業現在走的是400年前道路(指閉關鎖國),再不改革就會像日本電影一樣。
稻船敬二:環顧TGS會場四周,我個人感覺是日本完了,我們已是過去時,我們的游戲業氣數已盡。
【中國網游界精英階層的觀點】
求伯君:金山游戲以前運營工作都是把研發做的好的人挑出來干,但被證明并非最佳方式,畢竟有很多時候研發和運營想法并不一樣,這種錯位多少影響老資格的金山游戲的業績。鮮有中國網游企業擁有豐富歐美運營經驗,國外也沒有特別懂運營的公司。而中國模式又不能完全照搬,就算所有技術準備都已基本就緒。
史玉柱:國外游戲,包括《魔獸世界》因為不符合中國人文化心里而不足為懼。但后來他很直率的說:我說錯了,參加完chinajoy之后,我半天沒說話,覺得中國網游跟國外公司差距太大。如果明年同時6-7款網游大作進入中國,如果審批下來,歐美游戲將很快居主導地位。95%國內網游企業沒有任何抗衡能力,幸好我們還有文化差距,才有一點和歐美廠商較量的本錢。
吳裔敏:國外的網游用戶市場是以專業的游戲玩家為核心,逐漸擴散到互聯網人群,是單機游戲市場的衍生。而中國的網游用戶市場,大量互聯網人群直接進入,他們不需要規則、不需要設定、不認識經典、不講究專業。網游已經不是藍海市場,在拼完運營資源和市場空白的今天,還有什么是持久的競爭力呢?細化競爭能力是我們必能避免的局面。那些確立市場地位著名IP,將會給有能力的廠商帶來莫大機會。把網撒到日本把好魚都網進來,未來幾年,好牌在手,競爭不愁。收購韓國開發公司的大佬,請為你們韓國開發團隊找個會堅決說不中國PM,否則無法期待這樣局面下會有什么成功。中國運營商收購韓國開發商?韓國運營商收購中國開發商?都有可能,未來兩年,越來越多韓國廠商的困境會促使他們做出改變。
CGDC:相對于游戲企業快速擴張,短短10年中國游戲企業技術人員積累,人才培養機制可謂之薄弱:游戲院校培養的畢業生,不僅游戲企業不愿直接錄用,甚至連外包企業也對此非常慎重。直接尋找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成為諸多游戲企業首選,從而不斷加劇游戲企業人才大戰的熱度。技術成為各大企業發展瓶頸,也是尋求的主要突破點,未來2年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游戲研發技術和人才輸入國。
在網游海外輸出大規模增長情況下如何在繼續擴大規模同時,把擴大規模轉變成實際利潤?國內網游企業答案是,吸納海外人才,組建國際化策劃制作團隊。不少企業正致力于搭建國際化策劃制作團隊,據竺琦介紹,完美時空正在嘗試的方法是多國聯合開發。
楊震:中國網游業界還沒有出現真正影響世界的全球性企業,中國網游出海在輸出地域以及產品技術方面仍有較多局限。目前網游出海大多集中在東南亞市場,這與真正的海外輸出全球化距離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