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動視暴雪CEO羅伯特·科蒂克傳奇經歷
羅伯特·科蒂克是誰?他現在是全球最大游戲發行商動視暴雪的CEO。不過,與其他游戲公司管理者不同,羅伯特·科蒂克從不玩電子游戲—他只玩資本游戲。
人們非常感興趣,這樣一位其貌不揚并且從來不玩游戲的商人,是如何坐上游戲發行領域第一把交椅的?他有怎樣的商業之道?
動視暴雪CEO羅伯特·科蒂克
天生的商人
“按理說,這人是最不可能在游戲業取得成功的”,科蒂克的一位富翁朋友曾如此評價他,盡管這位朋友對科蒂克市場潛力的眼光非常認可。
許多企業家在年幼時都表現出對經商或者是技術極大的興致,這往往成為今后人生中的最大目標,而幼年時的科蒂克似乎也顯示出了經商的潛質,他有時候會將家里的小玩意兒偷偷賣給其他人,自己從中獲益。
科蒂克則認為自己成功之路的起點在曼哈頓,那筆生意是他在中學投資生涯中賺得最多的一筆。當時的他在曼哈頓搞了一家夜總會,專門為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們提供派對場所。但是,科蒂克從來沒有在自己的夜總會里面花天酒地,而是盤算著如何將更多的商品如冰激凌賣給顧客。
他對這次投資記憶猶新:“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么他們會花幾百美元買可卡因或酒精,我的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我會存起來,現在都存著。”
實際上,如何賺錢成為科蒂克年輕時最喜歡的事情。科蒂克不喜歡社交,據他大學舍友馬克斯回憶,科蒂克甚至會躲避自己的生日聚會。但是,一旦涉及生意,科蒂克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社交高手,事實上,科蒂克事業的起步就是發生在一次社交酒會。在科蒂克大二那年,他到達拉斯參加了一個酒會,在這次酒會上,科蒂克結識了斯蒂夫·韋恩,沒有人知道厭惡社交的科蒂克說了些什么,只知道第二天,他坐著韋恩的私人飛機回家,并且懷揣斯蒂夫·韋恩提供的30萬美元風險投資。
隨后的幾年,科蒂克創辦了多家公司,并且賺到了一些錢,不過他也在不停地尋找著各種投資機會,因為之前的那些并不能讓科蒂克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滿足。
1983年,歷史上首家第三方游戲發行商動視公司上市,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均來自雅達利,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就曾在雅達利當工程師。
但是,動視似乎生不逢時,1983年該公司遇到了美國游戲業前所未有的危機,雅達利沖擊(ATARI SHOCK),這個被眾多經濟學教科書寫進的案例,源于整個游戲業的投機心態高企,不僅雅達利創出硅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裁員,動視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虧損劇增、巨額欠債,動視風雨飄搖,而在科蒂克眼里,這是一座真正的金礦。如何讓動視起死回生?這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首先是破產清算,再將其他債權人的債務轉為股份,這樣,動視便能活出生天。
然而,動視當時最大的股權人飛利浦公司卻認為動視的股份完全沒有價值,科蒂克則上演了一場電影橋段似的談判,科蒂克帶著一位合作伙伴與70多位飛利浦管理層、會計、律師進行了激烈的舌戰,最終的結果是,科蒂克與馬克斯、韋恩幾位合作伙伴注資44萬美元取得了動視三分之一的股份,科蒂克正式成為動視的CEO。 讓藝術家學會市場思維
從未接觸過游戲業,也不喜歡玩游戲,連游戲玩家都不是的科蒂克接手動視公司也并不是一件順利事情。
“好的藝術家懂復制,偉大的藝術家則擅偷取。”蘋果的喬布斯喜歡引用畢加索的名言,因為他從不認為借用別人的點子是可恥的事情。
科蒂克同樣如此,他學習的對象就是EA,但是1991年科蒂克執掌動視時,EA內部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以前的EA將游戲設計師當做藝術家,但后來EA商業味道漸濃,甚至將各地的工作室集中到一處,游戲設計師就像是一部機器上的螺絲釘。
充滿創意與點子的游戲設計師不但要考慮產品的設計,還得與一幫只懂財務報表的管理層周旋,EA逐漸成為了短視的“罐頭加工廠”。
科蒂克考察完EA后,建立了自己的體系,從1997年到2003年的6年時間里面,他收購了9家工作室,提供種子基金,這些工作室還可以保留自己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商業化不可避免,但科蒂克在營造工作環境方面就像是一位藝術大師。他會招聘人員進行市場調研,然后為各個工作室提供市場數據,但是并不強制,而是讓各個工作室自行決定是否修改產品。
因為工作室的幾位主管能夠從產品收入中提成,但虧損也要承擔一些損失,這使得主管們不得不考慮市場。科蒂克讓游戲制作人逐漸明白商業,從而在產品開發初期便引入了商業性的設計。
在接手之初,科蒂克依然面臨動視債務問題,但是動視卻在逐漸恢復,兩年期間動視股價從1美元到了11.25美元。到2000年,動視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大第三方游戲發行商,到了2006年,動視已經在單機游戲市場上所向披靡,這時的科蒂克開始考慮新的問題:EA猶如一座大山,單機游戲利潤太低網絡游戲利潤豐厚。
2006年11月,威望迪集團的新總裁一通電話讓科蒂克精神振奮,威望迪總裁伯納德·利維希望聘請科蒂克,因為動視與暴雪合并后,威望迪將通過52%的股權直接掌控動視暴雪。這似乎又是一場艱難的抉擇,因為科蒂克已經耕耘了動視十多年,動視就是科蒂克的心血,然而,合并后公司已經具備甩開EA的實力,并且向互聯網游戲更近了一步,而且暴雪還擁有《魔獸世界》—每年收入11億美元。
事實上,科蒂克自從進入游戲行業開始,便將游戲業老大的寶座視為其目標,而科蒂克非常清楚合并后的 好處,但是卻同樣擔心自己讓步太多,以致其夜不能寐。
2007年,動視與暴雪正式合并,科蒂克被保留了新公司的CEO一職。在這場游戲界的世紀合并之后,科蒂克依然心存一個遺憾—他在1995年曾有機會買下暴雪,他對暴雪的馬克·莫漢說:“你知道嗎,當年我本可以用700萬而不是70億美元買下你的公司。”不玩游戲,只玩資本
動視暴雪成立后,科蒂克的資產得到了大幅提升,金融風暴下的全球游戲產業受到了巨大沖擊,日系廠商節節敗退,EA陷入虧損泥潭,但動視暴雪的業績卻依然穩固,子公司暴雪娛樂的《魔獸世界》仍然是吸金利器。2008年,科蒂克的年薪超過了1500萬美元。
而科蒂克卻已經出手,將《吉他英雄》變為一場音樂休閑游戲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另一款游戲《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從發售到現在近幾個月時間,已經達到了1700萬套的銷量,營收超過10億美元,該游戲正是依靠了網絡得以延長其上架時間。
2010年2月,動視暴雪公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財報,盡管業績高于分析師預期,但仍然虧損了2.86億美元,這源于音樂休閑游戲出現了疲軟。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調查,2009年美國視頻游戲銷售額總體下滑了9.8%。
“去年的市場情況確實艱難。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普通消費者肯定會精打細算,這也影響到了游戲行業”,科蒂克這樣表示,但同時他也準備讓動視暴雪在產品上做出一定的調整。
盡管作為一個游戲軟件發行商,身邊充斥著激情澎湃的玩家,但科蒂克我行我素,始終遠離游戲。他認為玩游戲浪費時間,這一點已經在他當年開夜總會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來。
他喜歡各種全新的電子產品,黑莓與諾基亞手機、筆記本電腦,但并不是因為他喜歡產品,而是因為這可以給他的生活帶來便利。同樣,科蒂克最大的興趣也不在電子游戲,而在于電子游戲背后的資本增值。
在動視暴雪合并之后,科蒂克的目標已經不再是游戲發行商的老大,因為他已經坐在那個位置上,他的野心在于“線性媒體”,他希望將動視暴雪帶向更高的方向,他也將繼續他的資本游戲玩家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