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十年,不是太長也不是很短,從1980年開始到2010這三十年間,電子游戲的發展十分迅猛。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懷念的游戲,有得作品甚至于讓我們刻骨銘心。 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懷念下這三十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當然這不單純的說“熱門”游戲。
三十年,不是太長也不是很短,從1980年開始到2011這三十一年間,電子游戲的發展十分迅猛。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懷念的游戲,有得作品甚至于讓我們刻骨銘心。
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懷念下這三十一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當然這不單純的說“熱門”游戲。
1980年: 《吃豆人》
《吃豆人(Pac-Man)》是一部由同名街機游戲移植至Atari 2600平臺的游戲,最早由南夢宮公司于1980年在街機上推出,后由雅達利公司于1982年3月中旬發售Atari 2600版。Pac-Man最早的藝名叫Pakkuman,源于日文發音paku-paku taberu,paku-paku表示嘴巴一張一合的動作和聲音,形象描繪了“我吃,故我在”的生活態度。
時代意義: 這部游戲中的主角并不是十分漂亮的卡通角色,但它并不影響游戲的魅力。
1981: Asteroids Deluxe
簡介: 它是首個游戲雜志Electronic Games的封面游戲。
時代意義: 游戲本身來講,很少很少。實際上,是那一本雜志成就了它。從這一刻開始,游戲雜志便開始用各種各樣奇怪華麗的辭藻形容一部垃圾到極限的游戲。游戲記者這一讓許多玩家討厭的職業也從此正式誕生。
1982: Q*Bert
簡介: 游戲產業在嘗試了科幻和奇幻主題之后,終于推出了最為無厘頭的游戲,玩家操控一個造型詭異的角色,把每個臺階都踩一次即可過關,不可以遇到怪物,左邊和右邊各有一個逃生用的道具,關鍵的時候用。
時代意義: 在82年,人們做的無非就是聽Men at Work的歌,看《反斗星(Porky's)》電影,打打馬島戰爭。那樣一個輕浮的時代,出現這樣一款讓人難以理解的作品又有什么可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