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十年,不是太長也不是很短,從1980年開始到2010這三十年間,電子游戲的發展十分迅猛。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懷念的游戲,有得作品甚至于讓我們刻骨銘心。 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懷念下這三十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當然這不單純的說“熱門”游戲。
1983: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簡介: 在經過一開始一些粗劣的模仿之后,剩下的全是傻X到極點的一些任務,光是“你有沒有聽過新墨西哥州的一處垃圾填埋地”這句臺詞就重復了100遍啊100遍!!
時代意義: 從這款游戲開始,玩家們就對早期的改編自好萊塢電影和類似吃豆豆等熱門作品的游戲失望透頂,這也險些毀掉了年輕的游戲產業。
1984: Paperboy
簡介: 游戲業在受到之前多災多難一年的磨練之后,Atari公司減少了那些虛而不實的內容,在十分簡單的《Paperboy》中找到了些游戲的真諦。
時代意義: 《Paperboy》像Burger Time和Root Beer Tapper一樣,通過更加關注家庭游戲,擴展了游戲的領域。許多孩子們會為了回到家玩游戲而瘋狂地迅速將作業完成。
1985: 超級馬里奧
簡介: 盡管從字面意思上看,“超級馬里奧兄弟”好像是指能力更強更厲害的“馬里奧兄弟”。實際上,它意味著任天堂的野心越來越大了。在1985年,很多東西都十分新鮮,你可以在你的新的游戲機上玩新的《超級馬里奧》兄弟了,就像你第一次打開一瓶冰鎮可樂的感覺一樣。
時代意義: 多虧了電報和衛星電視,讓全球的各種大事件被全世界的人迅速知曉。1985年,世界變得越來越大。像《超級馬里奧兄弟》,這樣的游戲也將玩家們帶入了更新穎豐富的地方——在那里《We Are the World》這首歌不再在該死的收音機里不停的播放。
1986: Dizzy – The Ultimate Cartoon Adventure
簡介: 游戲中的主角是一個戴著拳擊手套的蛋,闖過一系列的關卡,有些類似猴島小英雄。
時代意義: 一個喝熱酒、左手開車且有暴力傾向的英國編碼程序員,他在臥室以外和郊區角落工作,Dizzy的創造者奧利弗兄弟,賦予了Dizzy鮮活的生命。
1987: 合金裝備
簡介: 這時的《合金裝備》還只是2D效果,和現在的作品相距甚遠,不過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巨大的潛力。
時代意義: 比一個傳奇的開始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島秀夫的游戲已經開始不拘泥于從傳說中找尋靈感,1987年所發生的一些戰爭也給予了他創作的啟發,2011年這樣的事已經不是那么多了。
1988: Bad Dudes vs Dragon Ninja
簡介: 80年代末期,遇刺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成為了一些動作游戲的主角,在游戲中不斷被綁架。 Data East也在這個時候打造了一部最棒的“被綁架的總統”主題作品。
時代意義:使用了80年代最無聊的話題,這部作品可謂是對80年代的文化的一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