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機動戰士敢達OL》中戰術支援是一名老玩家必然會掌握的技巧,小編整理了論壇大神分享的攻略資料,希望能夠帶你了解其中的精髓,個人感覺還是門道很多的!
《機動戰士敢達OL》中戰術支援是一名老玩家必然會掌握的技巧,小編整理了論壇大神分享的攻略資料,希望能夠帶你了解其中的精髓,個人感覺還是門道很多的!
戰術支援作為指揮官參與戰場的直接手段,是每個指揮的必修課程,所以想要做好一個好指揮,就必須要了解如何使用這些戰術支援
戰術支援使用:戰艦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移動重生點,需要戰術點300,并且經過長達2分鐘的誘導時間才能到達戰場。所以一般新手不要輕易的上操作席,操作不慎就會導致攻擊敵人主基地的時機被延誤甚至失敗
戰艦信號在誘導戰艦時極為脆弱,如果這個時候被擊破的話那么戰艦將會被召喚失敗。
戰艦分為5個位置,其中1就是戰艦的操作位,只能控制戰艦的移動,并不能使用武器。2和3則是對地機槍,這種機槍持續傷害十分高,對于一些固定單位的傷害十分客觀,戰艦對射時也能起到大作用,而4和5則是米加粒子炮,具有蓄力能力,蓄滿后可以射出一個帶爆炸性的米加粒子炮,這種炮的威力高,在范圍內的敵人通常會被倒地甚至被擊殺
作為一個好的操作手,應該了解自己戰艦上炮臺的射角,戰艦作為大體積單位,射角也自然被限制了,戰艦的炮臺射角都為圖中1點中發出的2條射線之間夾
角。操作的時候注意讓炮手發揮作用,并且不要太頻繁的轉彎
戰艦一般有2種用法,一種是停在懸崖邊讓友軍部隊占領最高處的懸崖,從而得到高滲透性和火力壓制,但是要牢記不要讓戰艦處于對方狙擊的射擊區域內
另一種就是凸家了,戰艦凸家要注意3點,第一點是到達目標點上空后就不要動,讓友軍部隊空降到敵人主基地里面,第二點是注意戰艦的血量,如果戰艦血量不多,那么就要考慮棄機,但是作為一個操作手,應最后才棄機,以讓戰艦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第三點則是注意米諾夫斯基粒子范圍,米粒范圍內會導致友軍無法在戰艦上出生,也就無法發揮戰艦最大的作用:移動重生點,所以如果在米粒范圍內的話,那么就請快速離開該區域。
簡稱SFS,是由指揮官召喚的戰術支援。一個SFS信號可永久持續,只能提供8次飛行踏板供MS使用。
使用SFS的時候應該注意:是否自己能對敵人的主基地造成傷害,自己的機體是否適合進行這項工作。如果不行,那么你使用SFS將會對戰局造成影響,因為你造成了浪費。
禁止使用機體:狙擊,支援,炮擊。
推薦使用機體:強襲。
飛行輔助系統使用
飛SFS只能出現在主基地旁側,進入光圈內按下F就可以搭乘SFS了
初次使用SFS可以按下H鍵打開幫助面板來查看SFS的鍵位。
但是要注意SFS如果撞上了SFS,建筑或者MS的時候就會被撞毀,并對機體造成一定傷害
搭乘SFS經過長時間飛行達到目的地后,可觀察敵人的多少和自身是否被發現來選擇降落到敵人的主基地上方還是大門附近。
到達敵人主基地附近后,就可以開始對敵人的主基地攻
擊了
核彈使用
戰略兵器作為一個價值500點戰術點的扭轉戰局的終極兵器自然有它的特色,它只能在指揮官限定的范圍內啟動,啟動后無敵并且能摧毀一切可破壞的物體。
想要搬運核彈,首先得知道你的機體適不適合搬核彈,核彈作為能逆轉戰局的武器,冷卻時間長達5分鐘,使用這個武器的時候不應該隨意拿一個機體就上,適合搬核彈的機體是速度快氣槽回氣高平衡值高的機體。仔細思考后便可以讓指揮投下核彈,進行影響戰局的舉動了。
搬運核彈的時候隨著離目標的不斷接近,會獲得大量分數
周圍的友軍也會享受到的貢獻點,同時周圍的友軍如果在周圍擊破或助攻敵人的話會獲得戰略兵器護衛貢獻分+3。
搬運核彈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隱蔽,如果在此期間被任何敵人鎖定,傷害或標記的話就會被顯示在大地圖上,這時候就可要退后了。
越靠近敵人的主基地就越要小心附近可能存在的雷達,如果被雷達偵測到就要面臨被大量敵人群攻,任務失敗的危險了。
運送核彈的最后距離應該時刻注意與目標的距離,必須距離為0KM的時候才能啟動,如果在圈外按下了攻擊鍵的話那么核彈只會被放在地上,而不會被啟動。
最后啟動范圍內一般可以說是死亡一刻,在放下核彈之前的幾秒會有大量的敵人從主基地出生,雖然這時候一般會有指揮官釋放的米諾夫斯基粒子來掩護你,但是仍然十分的危險。如果在放下核彈的時候受到僵直攻擊的話,那么核彈啟動將會被停止。
一般提高核彈成功率可以選擇2種方法:①和少量隊友一起小心的運送核彈,②呆在一個地方直到最后1分鐘或者30秒的時候沖出去,這個時候通常敵人都是最松懈的時候,啟動的成功率也十分高。
啟動核彈一般都是看最后一段距離,通常最后一段距離會有指揮官的米粒掩護,敵人一看米粒就知道可能有核彈來了,那么警惕性將會提高。但是最后一段距離通常時間很短,只會遇到少量的及時返回主基地的敵人,躲開這些人然后放下核彈,就是勝利。
切記,運送核彈的時候不要和大部隊走在一起,和大部隊一起的后果只會有對方的大部分也返回,兩軍對射,陷入僵局。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