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一直以來主機游戲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高昂的主機以及游戲價格已經讓不少玩家望而卻步。有國外媒體宣傳主機游戲正走向沒落,而PC與手游有更好的前途。
一直以來主機游戲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高昂的主機以及游戲價格已經讓不少玩家望而卻步。有國外媒體宣傳主機游戲正走向沒落,而PC與手游有更好的前途。
跟PC和手機游戲相比,主機似乎顯得高貴冷艷,雖然帶來的游戲體驗更加完善,但在如今這個信息和時間都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玩家的時間幾乎都被手機、平板 給占據了,即便是PS4和Xbox One次世代已經到來,但看看你的周圍,現在還有多少人能耐心地坐在電視前靜下來心地玩一局游戲呢?
2014年東京電玩展即將于明日在東京舉行,作為規模僅次于美國E3游戲展的全球第二大游戲展會,去年曾創下超過27萬人次進館的歷史紀錄,不過,一年時間過去,隨著主機游戲所面對的市場環境不斷惡化,這一盛況或再難重現。
此前索尼PS4和微軟Xbox One的發布,一度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但任天堂Wii U近兩年遭遇的滑鐵盧,卻為主機游戲的前景敲響警鐘。
“主機游戲終將消失,就算任天堂推出下一代更好的主機,也無濟于事了。五年后的今天,主機影響力將微乎其微!泵绹袌鲅芯抗網edbush總經理帕切特表示,目前全球大概有17億部智能手機遠高于游戲主機,用戶正在往移動游戲遷移,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成了新一代主機。
《連線》雜志也曾刊文稱,根據移動用戶在游戲上所花費時間和金錢的數據,移動游戲已經成為移動設備上一項最重要的活動,而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移動設備玩游戲,將導致游戲機的衰落,游戲機作為一個獨立硬件平臺的未來不容樂觀。
移動智能終端興起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的,除了改變用戶生活習慣、侵占玩家更多的休閑和游戲時間,也引起產業鏈的裂變,比如游戲開發商開始向手游市場轉移,游戲發行商們則希望找到免受主機硬件制造商提取分成的新渠道。
此外,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的普及同樣將侵蝕主機游戲的市場空間,電視游戲被各大電視機廠商、互聯網公司視作除視頻外最核心的突破方向。電視廠商能夠繞開主機,直接切入游戲市場,且在用戶基礎上有著高端主機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在國內,今年TCL已與京東、游戲商Gameloft啟動TCL游戲生態圈戰略聯盟,并推出游戲電視。
從商業模式來 看,主機游戲領域建立起來的產業鏈也面臨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新一代主機發售,實體軟件的銷售額仍在下滑,多數玩家并不直接為游戲貢獻收入。市場研 究公司Wedbush的數據顯示,2008年西方實體游戲軟件市場的收入規模為220億美元,2013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10億美元,銳減百分之五十,而 另一方面,數字銷售卻發展迅速,因此從商業模式來說,主機游戲需要真正革新用戶在主機上搜索和購買游戲的方式。
面對上述種種不利形勢,于索尼、任天堂和微軟而言,對主機的構想不僅僅再局限在游戲,都想借機打造客廳多媒體體驗、接管用戶未來的客廳數字生活。
體感游戲的失敗嘗試
任天堂最新一代主機Wii U的糟糕表現直接導致了該公司連續三年的業績虧損,今年初曾被迫調將上一財年的銷量預期從900萬臺縮減至280萬臺,下調近70%。
事實上,Wii U是搶在PS4和Xbox One之前發布,并通過降價以及游戲捆綁銷售等措施進行促銷,而遭致任天堂在新一代游戲主機大戰中落敗的重要原因,是Wii U從性能向體驗轉型,配備觸控屏手柄,主打體感游戲概念。
Wii U不打性能牌而改打用戶體驗牌,希望借助對線下多人體驗的強化而讓產品成為合家歡娛樂的首選,但相對于上一代主機,Wii U在硬件上并無突破性的創新和提升,遠不如后來競爭產品的革新力度大。
同樣,微軟最初也致力宣傳Xbox One與Kinect一體化概念,以至于很多游戲開發者開始深信體感游戲將在微軟新一代游戲機上大放異彩,但在今年5月,微軟也宣布將開始銷售不捆綁Kinect的Xbox One主機,同時簡配版機型的售價也順勢降至399美元。
外界普遍都認為這對于提升Xbox One銷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些游戲開發商卻為此而感到非常失望,體感游戲開發商Zoe Mode工作室認為Xbox One解綁Kinect對其是一場災難。
畢竟,微軟的改變,使得體感游戲的前景也隨著Kinect的解綁而再次變得模糊,考慮到很難有更多的用戶主動去額外購買一部Kinect,開發商對 繼續創作體感作品的熱情迅速降溫。而事實上,在Xbox One上市半年時間后,仍未有一款真正的體感游戲上市,這意味著早期玩家手中Kinect幾乎完全處于閑置狀態,只能負擔一些視頻聊天、面部解鎖、語音命 令這樣的基本功能,核心價值完全不能體現。
可以預料的是,游戲主機在體感游戲上進行短暫的嘗試之后,接下來比拼的核心依然要回到性能和參數之爭,而對于游戲廠商而言,主機平臺的重度游戲研發 周期長,投入成本大,開發難度和門檻依然較高,無法吸引更多的開發商為用戶打造更多個性化游戲,這相比火熱的手游和PC游戲研發市場,在競爭中明顯將處于 劣勢。
搶占客廳中心地位
在諸多業內人看來,游戲主機的轉型之路只能是從游戲延伸、將主機作為家庭媒體盒中心進行銷售,提供電視、電影、數字圖書館、設備繼承等服務,在已經延伸到的其他領域進行更為廣闊的發展。
任天堂曾在FC主機擴展方向上進行了許多多媒體化嘗試,并在Wii U上做出大膽挑戰,只不過屢屢遭遇市場冷遇。Xbox的成功也是因為微軟把產品定位在純游戲機,而微軟發布的Xbox One,則試圖整合操作系統、游戲、電視以及其他多媒體娛樂使其充當家庭娛樂中心為賣點。
但顯然,上述公司能否成功把主機改造為客廳多媒體終端面臨諸多困難,眾所周知,歷史上,游戲主機獲得成功的原因反而是專注游戲、去多媒體化。如上文所述,雖然微軟想通過Kinect把其擴展成一個體感終端,不過這個規劃現在看來還沒有什么成功的跡象。
從視頻服務來說,Xbox在中國等地區也勢必受到監管政策限制。一位百視通內部高管向騰訊透露,雙方合作發售的Xbox One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游戲,在視頻內容方面尚未獲得政策支持。當然,在向客廳中心轉型的過程中,來自互聯網電視和盒子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是游戲主機面臨的 另一個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