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2013年嚴峻的就業形勢讓不少大學生寒了心,很多畢業生選擇了網絡行業,畢竟這個行業目前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其中游戲行業最受大學生喜歡,這也比較符合畢業生的要求。但是高門檻也成為了擺在大家門前的難題,你是否愿意花八萬培訓費作為進游戲公司的敲門磚呢?
2013年嚴峻的就業形勢讓不少大學生寒了心,很多畢業生選擇了網絡行業,畢竟這個行業目前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其中游戲行業最受大學生喜歡,這也比較符合畢業生的要求。但是高門檻也成為了擺在大家門前的難題,你是否愿意花八萬培訓費作為進游戲公司的敲門磚呢?
就業難、難就業,這是近幾年比較引人關注的話題。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已達到699萬,創歷史新高。而用人單位招聘崗位卻下降了10%至15%,北京、上海畢業生簽約率一度不足三成,全國平均就業率也未達到70%,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
圖1: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年”
另一方面,網絡經濟的快速增長則帶動大量網絡新職業的興起。據中國就業促進會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網絡經濟年均增速達30%,目前,網絡經濟活動累計創造的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超過1000萬個,僅淘寶網的網店客服數就已達到284萬人。在部分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嚴峻現實時,很多應屆畢業生都將目光轉向了網絡,希望可以在這塊新天地里打出一番天下。
畢業生:就業難,擇職更傾向網絡
90后大多喜歡玩電腦游戲,更多的畢業生希望能把自己的興趣和工作結合起來,于是網絡相關職業成為了一項很熱門的選擇。例如淘寶設計、攝影、模特甚至自己做店主等等,都很受歡迎。此外,在游戲行業工作也是畢業生非常希望的,游戲程序員、策劃、美工甚至網游代練等職業都是深受畢業生的垂涎。
但垂涎卻不等于獲取,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網絡這碗飯。例如同樣是畢業生,都沒有合適的工作,都想往網絡方面發展,畢業于安徽某經濟學校的王梅(化名)因專業不對口去做了淘寶客服,月工資一千多元,“每天加班加點,業績不好還要挨罵,今年網店的生意不好,提成都拿不到”,王梅無奈地對記者說,“但是自己以后可能會自己創業,也在淘寶開店,所以前期需要歷練一下”,所以王梅選擇了在網絡行業的苦守。
圖2:淘寶客服很多是大中專畢業生
而同樣是安徽某經濟學校的畢業生,劉心云(化名)本身因為是計算機系出身,直接應聘成了上海某一線游戲公司的程序員,月薪四千以上,各項福利都很高。所以即便想走網絡這條路發展,沒有充分的準備也是不會一帆風順的。
游戲廠商:優秀的人才誰都想要
奇怪的是,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各大公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游戲行業為例,據統計,目前國內網絡游戲玩家有接近3億人,但是國內游戲專業人才缺口高達100萬,國內至少50%的企業難覓專業游戲人才,尤其是專業的設計、開發與策劃人才。
為此,每個校招季,都是互聯網公司人才爭奪戰拉開帷幕之時,現在騰訊、網易、搜狐暢游、巨人等公司皆已啟動花樣百出的2013校園招聘計劃。其中,網易公司為解決員工住房困難,推出“人才公寓”計劃,開出30萬年薪的待遇,并喊出“一天五頓飯,頓頓不要錢”的口號;而巨人網絡則宣布向優秀學生發放1000元的“面試置裝費”;騰訊當然不甘其后,也派出了數百人招聘團隊奔赴北京、上海、西安、廣州等共14個城市逾百所高校,招收超過千名應屆畢業生。
不過需要大量畢業生人才的并非只有網游企業,單機游戲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很急切。例如大宇今年就計劃從畢業生中招收24個崗位共計310人,為其正在開發并準備不久上市的《軒轅劍6》注入新思維、新靈魂。現在整個國內單機游戲市場只能用舉步維艱來形容,只有寥寥幾家公司的幾部作品作為支撐。因此迫切新生代人才來改變現狀,利用畢業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氣和天馬行空的創意,來給整個行業增添活力。
圖3:單機游戲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游戲培訓機構應運而生,為畢業生與廠商牽線搭橋
然而,直接的校招也無法滿足游戲公司龐大的人才需求量,因此就有專業的面向想進入游戲公司的學生的培訓機構應時而生。
這類培訓機構大多與各大游戲廠商有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然后吸收大量畢業生和有志青年接受他們的培訓,通過并符合企業要求之后,就可以往游戲公司進行人才輸送。
圖4:培訓機構打出“玩游戲不如做游戲”的口號
“進入游戲公司門檻很高,基本都是專業素養很強的人才可以進去,而學校所學習的東西到公司里根本就拿不出手,”剛剛畢業于安徽某高校動漫專業的小何(化名)同學告訴我們,“這些專門培訓畢業生到游戲公司工作的培訓機構在安徽合肥有好幾家了,而且學費還不低。例如一家培訓機構一學期的學費就在1萬多到7、8萬元不等,但是還是很多人擠破門想去培訓。”
當我們得知小何本人現在也在合肥某培訓機構進修,向其詢問學費負擔問題時,小何面帶無奈地告訴我們:“學費都是家里支付,負擔肯定也很重。但是沒辦法,我喜歡游戲行業,為了找到自己喜歡的好工作,只能先破財了。”
讀了大學,還要經過游戲培訓機構的渡劫才能進入游戲公司,是現在高校對游戲行業的忽略,也是社會對游戲行業的不夠重視,更是學生想要進入游戲公司工作卻在學校學不到相關知識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