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古往今來,有多少城市曾經輝煌無比盛極一時,又有多少城市在現今市場經濟中逐漸衰落呢?看看這些今是而昨非的城市,盤點那些衰落中的城市,網友們有多少感慨呢?
2.洛陽,衰落指數9.8
洛陽:在開始的時候,我想用司馬光的一句名言來形容她:“若問天下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在中國古代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也就是具有法定天然國都地位的城市。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宋朝以前,洛陽和長安占據著絕對的中心,可以說,沒有在這兩座城市建都的朝代稱不上偉大,沒有到過這兩個城市的文人寫不出流傳千古的佳句!這兩座城市演繹著中國版的雙城記!關于這兩座城市,我也不想過多的描述,因為它們的輝煌已經超越了中國的版圖,影響了世界,歷史的記載也是浩如煙海,我就不多費筆墨了,關于洛陽,我用幾個小例子說說吧!
二月河先生在他的《乾隆皇帝》一書中稱這樣描寫洛陽:“洛陽為中原大郡名城,九朝故都勝地,其治化沿革比省城開封還要煙霞鼎盛些,也許正為有此位份聲望,加上此城水舟陸車人口輻輳且為中原向川陜湘鄂的通衢之樞,所以雖然仍是府治,卻不用“洛陽府”,開府為‘河南府’―――來顯得體制尊大,二來也有為洛陽之尊避諱的意思――這是寫書人無妄之思,也不在話下。”他那意思是說,洛陽這座城市很輝煌,就像中國城市中的皇帝一樣,把這個“府"字扣在洛陽頭上就像沒有避皇帝的諱一樣,所以就給他避諱改成“河南府”了。二月河先生是大家,他如此對洛陽推崇備至,可見洛陽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
建國初期1954年,河南省在討論將首府從開封遷往洛陽還是鄭州時拿不定主意,但經過綜合評定,鄭州憑借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的樞紐優勢勝出,洛陽淪為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雖然國家在“一五”其間重點支持洛陽,洛陽也因此長期是國家重工業基地,GDP長期占據河南省第一的位置,但改革開放后,特別是90年代后鄭州憑借強大的交通商貿物流因素和占據省會的行政資源優勢迅速超過洛陽,洛陽連一個在全國經濟中不是很強省份里的老大地位都不丟掉了。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洛陽的繁華歷盡滄桑后光芒盡褪,國人要想去探訪洛陽的輝煌也只能在每年一度的洛陽牡丹節中游走于各種華貴的牡丹叢中,去尋找那個大氣夢幻的記憶之城了。洛陽真可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中國第一古剎,釋源祖庭。
嵩山秋色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白居易)
關林廟,武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