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古往今來,有多少城市曾經輝煌無比盛極一時,又有多少城市在現今市場經濟中逐漸衰落呢?看看這些今是而昨非的城市,盤點那些衰落中的城市,網友們有多少感慨呢?
4.揚州,衰落指數9.4
揚州可以說是自春秋戰國時期到近代2000年時間里中國經濟領域內的一座“永恒之城”,雖然沒有扮演非常重的政治角色,但她在經濟,文化,建筑,飲食文化上的風華絕代讓任何一個研究過她的人都為之傾倒!
自春秋時代依靠鹽業就很發達西漢時期,吳王劉濞都揚州,成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當時天下銀錢有一半出自吳國,隋煬帝更是著迷于江都的繁華死在了這里,唐朝末年更是有"揚一益二"之稱!長安,洛陽也只能望其項背,明清時代的揚州鹽商更是把這座城市輝煌推向了“雄富冠天下”的頂峰。我們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看看倉廩實衣食足的揚州在今天給我們留下了什么,你就知道他的輝煌了。
別的不說,建國前夕,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在即,淮揚菜作為主菜招待各位代表,即使在今天,淮揚菜也是國宴時的保留項目,而淮揚菜的形成本身就與那些鹽商一擲千金追求奢侈的生活息息相關。拿玉雕說吧,揚州不產玉,但全世界雕玉雕的最好的就是揚州了,北京奧運會的金牌知道吧——金鑲玉!用的是青海的羊脂玉,但最終還是要經過數千里的運輸到揚州來加工。此外還有以個園、何園、普哈丁墓園為代表的園林建筑以及影響近代的以鄭板橋、金農、李方膺、羅聘等為代表的"揚州八怪"畫派等等不一而足。總之,套用一句今人宋振庭在列舉漆器、玉雕、刺繡、絨花古跡、詩文、繪畫、宗教、祠墓、飲食、園林諸方面后推崇揚州的話:“揚州文化是綜合的中華民族文化,不管愛好什么的人,都可以找到他的所愛。”
但風云突變,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1855年黃河改道,京杭大運河淤塞,上海取代揚州成為新的糧鹽集散。1908年滬寧鐵路和1912年津浦鐵路修通,徹底結束了京杭運河的歷史使命,也徹底結束了揚州經濟在中國的優勢地位,揚州從全國性經濟文化中心淪落為普通的地區性城市。上海的崛起,開啟了中國一個的時代,揚州的衰落則代表上一個時代的終結!揚州,這個李白筆下風華絕代的城市無可奈的衰落下去,失去了繁華喧囂,歸于平靜!而瘦西湖邊的楊柳,依舊隨風飄飄,似乎仍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去和未來。
煙花三月下揚州
何園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御碼頭,畫舫,乾隆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