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兵力調理要求配比精確、計算完整。產業鏈迫切需要轉型的本日,游戲業的眼光集中在三大主機的混戰和醞釀無限大概的Windows Vista之上。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一個平臺混戰,革新無窮的時代,也是傳統凋敝,游戲性淪落的時代。在名作只能懷念的本日,《命令與征服3》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實在值得人們翹首以盼。
音畫素質:不拘一格的純粹美學
我實際測試過幾個模式之后,游戲絕贊的畫面和音效是我和觀者最直觀的印象命令與征服3。盡管因為配置的問題,默認狀態下,游戲中個別環境仍然有些卡慢,不過只要對畫面設置作合理調整,便可以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命令與征服3》的引擎雖然已經在同為EALA的《指環王中土之戰2》中得到應用,但在美學概念上和后者以及其它同類游戲大有區別。這在《紅色警戒》是絕不大概出現的環境。而《命令與征服3》選擇了色調相對統一、動效突出爽快的搭配方案,無需打開所有效果,也能體驗其獨到的美學觀命令與征服3。大塊的明亮色調、默認視角下仍顯厚重的修建與單位、視覺感舒適的霧化效果、清晰夸張的彈藥發射軌跡,完全體現出制作者銳意進取的制作態度。“強勁的想象帶來真實”,中高層次的配置即可體驗這種風格強烈的質感,不得不贊一下EALA工作室對純粹美學的理解和實踐。
盡管全部應用了3D建模,但游戲的行動通暢性有增無減。放大視察游戲中的單位,可以看到步兵跺腳解乏、擦拭武器、填裝彈藥等細節,修建物則全無冷場、一派繁忙。交戰場面中,部隊射擊時可以看到子彈和光芒高速射擊的軌跡,發射導彈則有極真實的后座力表現。
進入第一個劇情會展示GDI對環球泰伯利亞狀態的監控陳訴。如果摧毀的單位接近畫面中心,還可以看到整個畫面為之抖動,共同真實的音效,仿佛手中的鼠標都為之震動不已。
因為第三方外星權勢“思金人”的出現,游戲中三個陣營的修建和部隊設計都作了一定調整,GDI強調周正規矩、有近將來風格,Nod則繼續延續偏重神秘感、色調鮮艷,新增的外星種族則接近六七十年代的工業外星人設計風格,各方面都接近電影《世界大戰》中外星人的概念,思量到EALA與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電影公司有著極其親密的關系,想來也并不奇怪。
最終的結局更是難以置信,讓人越發期待資料片的到來。我在游戲初期可以體驗到GDI和Nod的兩段過場影片,前者色彩明快,節奏緊湊、由長鏡頭一氣呵成,展示的是GDI忙碌有序的工作環境。后者以紅黑色調貫穿,演員和臺詞都體現出強烈的戲劇化特征,神秘莫名、令人難忘。
游戲性:回歸傳統,大幅改良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本作的單人戰役和遭遇戰都極有水準。一段時間以來,乃至有許多玩家自發地排斥這款完全以EA名義發行的新作。一向作風霸道、專注銷量的EA,真相會不會將一款名作制作成浮夸的俗艷之品呢。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本作的游戲性完全還原了WESTWOOD的思路,并在將傳統推至極致的同時,吸收了新的營養,讓游戲的實際過程樂趣倍增。
戰役游戲團體上與前兩作沒有太多不同,包括多個主線任務和支線任務,軍方的MM后勤官會不時以真人錄像的形式出如今雷達畫面,引導你著手進行任務。
光陰荏苒,WESTWOOD已不復存在,《魔獸世界》的出現讓大型網絡游戲的發展走向遲緩。這樣的系統擁有更高的耐玩度和挖掘性,但玩家需要事先下很大功夫深挖龐雜的系統和大量部隊屬性,才能漸漸入門命令與征服3。而《命令與征服 3》回歸初代傳統,將游戲系統精簡再精簡,實現了極易上手,但深度不俗的游戲性。
載具克步兵、火箭兵榴彈兵克載具和修建、步兵克火箭兵和榴彈兵……這一傳統在C&C初代之后,包括姐妹篇的“紅色警戒”系列和后來的各類即時戰略游戲中,已經不再多見。《命令與征服3》中兵種相克的回歸與加強,達到了同類游戲中絕無僅有的極致。舉實際的例子而言,帶上5隊GDI步槍兵,共計40人,采用最穩妥的原地恪守姿態射擊,去圍剿一輛裝載一隊步兵的GDI裝甲步兵車,居然在2分鐘內全軍淹沒,而這輛裝甲車只被打掉十分之一左右的裝甲值。以魔幻為題材的《指環王》以線條的勾勒和細節的表現為主,力求呈現中土世界的一草一木,選擇了細節呈現、色塊深邃的構圖特征命令與征服3。可見,在本作中,要實現有效的兵力策動,必須要把握游戲嚴酷的相克系統,用不同于暴雪系游戲的思路調配兵種,安排戰術。但遺憾之處在于,戰斗單位實在是少了一些。盡管戰斗火爆,但在某種程度上也短缺挖掘性。思量到EALA的作風,也許可以在本作的資料片中得到加強。
因為單位少而精,游戲在操作方面也有了新的特色。游戲中出現了路徑點模式、姿態系統、部隊升級系統等命令與征服3。部隊移動中可以選擇不同姿態把握攻擊節奏。而單位的生產只需利用鍵盤上的功能鍵、數字鍵和第一排字母鍵,就可以輕松操作整個過程。游戲的生產建造、資源采集的都特別敏捷,共同各種快捷鍵熟練掌握的話,節奏將極其緊湊。這樣的情節在保持激烈主線的同時,也隱喻出歷史中無數驚人的相似。這樣的爽快戰斗和快節奏,在以往似乎只有行動類和搏斗游戲才能感受得到。
不過掌握了其弱點后就可以各個擊破了。
隨著戰役中任務的逐個完成,會漸漸開啟一些關于部隊、單位和故事背景的相關資料。因為本文寫作期間,尚未開放環球范圍的在線功能,我未能及時測試這一功能,但游戲中提供這樣的平臺必定可以讓更多玩家方便清晰地寓目環球頂尖賽事,實在是電子競技迷的福音。
因為時間緊張,我并沒有對局域網對戰作更多測試。
身為C&C的老玩家,WESTWOOD的消失的確令人傷心不已,在親手玩到之前,對本作也未抱太大信心。尤其是加入了可以調整AI風格的系統,特別方便希望進行針對性訓練的玩家,讓每張地圖更加耐玩。不過C&C的魅力仍然在于人與人的對戰,本作不復雜有力的游戲系統,一定會給玩家的對戰提供新的樂趣。
劇情:懸念逼人,全面震撼
對懷念WESTWOOD,對本作懷有擔心的玩家來說,《命令與征服3》的劇情大概是最大的問題。凱恩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GDI與泰伯利亞的糾葛真相如何辦理?外星人為什么會突然現身地球?它們與泰伯利亞和CABAL又有怎樣的關系?在全面了解劇情之后你將發明,外星人的到來,罪魁禍首居然是環球防御組織GDI!
熟悉“命令與征服”和“紅色警戒”系列的玩家應該知道,兩部作品雖然發生在平行世界,但在劇情的尖刻態度上沒有任何區別。《命令與征服》是傳統的“推演將來”式科幻故事,而《紅色警戒》更加大膽,是在假象背景下改變歷史!毫無疑問,WESTWOOD除了創造出劃時代的良好游戲,更創造了一個大氣磅礴、充滿諷刺和思考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真實和大概性讓人恐懼。不同于前兩作態度鮮明的政治元素,《命令與征服3》的故事比想象中視野更寬廣。GDI和 Nod的戰爭引發外星人的侵略,GDI正面抵抗的同時,Nod又明里合作、暗里破壞。加上游戲出眾的音畫效果、對應真實的世界環境,其代入感可謂即時戰略游戲之最。
此外,游戲的過場影片仍然延續了系列的真人演出傳統,全HD的過場將讓很多配置低的電腦吃不消。可以讓老玩家放心的是,盡管WESTWOOD已經不在,但《命令與征服3》的故事卻依然精彩,乃至在很多地方,都要勝過前兩部作品命令與征服3。
本作的過場電影延續了前兩作真人演出傳統的同時,也延續了系列中演員的戲劇化表演風格。在這方面,老玩家絕對會感動不已,不熟悉前作的玩家大概就會一頭霧水,乃至覺得有些傻氣。畢竟如今是寫實盛行的時代,片面強調戲劇化的史詩風格,恐怕顯得文不對題了。幸虧演員的外形個個俊朗美型,常看美劇的朋儕會看到《豪斯醫生》的MM醫師成了GDI戰地情報官,Nod的戰地情報官則是《迷失》中性格復雜的帥哥。隨后將進入戰役游戲。
有趣的是,除了運用大量美劇演員,本作的章節設置也很有美劇的特征,主線懸念叢生,強調出人意料。時下盛行的周播劇想必也給了制作組靈感吧。
結語
小編的話:記的N年前《命令與征服》第一作曾經在國內上市,其時只有英文版,之后的多款續作都沒有再登陸國內。EALA奉獻出了一款誠意統統的大作命令與征服3。對WESTWOOD的死忠玩家來說,更應該親手實驗一下這部風格正統的作品。
游戲包括了傳統的戰役模式、遭遇戰模式和多人游戲模式。而且我議決EA在中國的單機游戲總署理中視網元了解到,本作的簡體中文版工作進行得也十分順利,相信國內的玩家很快便能領略本作完全簡體中文版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