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曾幾何時,“仙俠游戲”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門也是隨處可見的游戲題材。“仙俠”彌漫到了單機、網游、頁游甚至手游領域。那么到底國內游戲廠商為什么這么喜歡“仙俠”題材呢?現在我們將為小伙伴們解讀一二!
為何如此荒唐的情況會持續這么多年,答案或許在于仙俠類游戲背后,在此處,隱藏的是一套復雜而巧妙的盈利模式。這種模式最初源于韓國流行的MMORPG,在被巨人、盛大等廠商發現后,它們很快得到移植,并在玩家當中找到了生存和發展的沃土。在這個模式中,傳統仙俠作品的“仁”“義”被洗刷得頗為干凈,取而代之的是為玩家提供了一個爭強斗狠、刀光劍影的場所:這個江湖被事先劃分為大大小小的家族、幫派和國家,殺人和被殺是其中的日常瑣事。在不同的游戲中,它演變出萬人國戰,攻城,搶劫與護衛,強行PK等不同的形式。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出售欺凌他人的威力和合法的傷害權,運營商驅使你成千上萬地花錢,砸下最頂級的裝備,也只有如此,你才有權繼續沉浸在虛擬人生中——它看起來很刺激,但金錢鑄就的,其實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在國產網游中,“仁義”被爭斗取代,在背后則有運營商通過游戲系統的巧妙操縱。在其中尤以《熱血傳奇》和《征途》等游戲為甚。
通過這種模式,運營商們盆溢缽滿,但我們卻陷入了某種矛盾,我們一方面對本土品牌有著強烈的偏愛;但另一方面,由于當年的引進限制,我們又很難在“好游戲”與“壞游戲”之間進行選擇,而只能在“壞”與“更壞”之間做出取舍。而當我們見怪不怪,一邊罵一邊玩時,情況就更加詭異,一邊是飛揚跋扈,一邊是安之若素,一邊是不思進取,一邊是趨之若鶩,這最終孕育出了近乎窒息的力量,這種力量制造了浮華、喧囂、聒噪的大環境,在其中,運營商所關注的,只是一個產品在當下能盈利幾何。
如今,這些似曾相識的畫面正在離我們遠去,對此我們更應慶幸,畢竟,對產業和玩家,告別題材的千篇一律都是一件好事。
雖然如今這種模式正在成為明日黃花,但就像大病終究會留下后遺癥一樣,這種模式給產業帶來了難以彌合的傷口,尤其是當開發商將這些作品送上國際展會的時候,冷落的門庭更充當了世界對這種夜郎自大心態的無言嘲諷。曾經看到林青霞的電影《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當冒牌東方不敗遭到亂槍掃射時,突然霸氣地迸出了一句讓我們哭笑不得的臺詞:“你有科學我有神功!”說完,但見冒牌東方不敗衣袖一揮,把子彈都彈了回去。然而這要放在真實世界,恐怕這位大俠只能被打成篩子了。這種義和團式的驕傲,套用于仙俠游戲的泛濫無疑非常合適,當國外的游戲人用靈感締造傳奇時,我們還洋洋自得地說它們創造了多少回報和產值,標志著“游戲市場的興盛繁榮”。唯一慶幸的是,時過境遷,我們的品味也在與世界接軌,隨著國外著名游戲陸續被引進和山寨,至少選擇面更廣的我們可以“用腳投票”。看近幾年的網游的新作,仙俠類題材雖然比重仍然非常之高,但數量卻持續下滑,整體盈利情況更大不如前。我想,這個泛濫到惡心的題材恐怕只有一個未來,那就是逐步銷聲匿跡、偃旗息鼓——只是唯一的疑問是,在掙快錢心理仍普遍存在的情況下,接下來,哪個題材將取代仙俠成為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