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玩家在強調進攻和組織進攻時應該強調以誰為核心,以及什么攻擊方式最佳來進行選擇,玩家的前鋒必然會有一些事球星,選擇和球星想適應的戰術體系能讓你的進球更加輕松。
我再舉個沃爾科特的例子:
我將AMR位置上的沃爾科特設置為組織核心 同時將他設置盤帶經常 傳中經常 抱緊邊路 落點進攻核心
而進攻核心的選擇則并不固定 譬如如果對方中衛轉身和爆發偏慢 我就選擇讓熱爾維尼奧擔任進攻核心 喂球方式為腳下球(低平球)
這樣我的進攻框架就形成了 沃爾科特沿邊路突破下底傳中 熱爾維尼奧搶前點破門
當然有時我也會根據對方球員彈跳做文章 如果對方中衛跳的沒有我的高中鋒查馬克來的高 那么沃爾科特設置不變 將查馬克的喂球方式設置為 高球
而這就是以邊鋒為組織核心的例子
當然在如何使用組織核心和進攻核心的問題上 方式和方法還有許許多多
組織核心或進攻核心 他們就一定要在開場時就使用嗎?他們就一定要整場比賽都戴著核心的帽子嗎?方法真的有很多
如果使用好了組織核心和進攻核心 你會發現比賽將會變得很有趣
組織核心和進攻核心的使用很復雜,不但需要該球員有很全面的能力,而且還需要身邊有合適的球員輔助。如果FMer不了解設置核心所帶來的作用和“副作用“話,有時不設置反而更好,因為設了核心身邊的球員會經常傳球給這個人,好處是由于他的關鍵屬性和隱藏屬性的很高,他能夠通過個人能力左右比賽的發展。壞處是球隊的攻擊點相對比較單一而且被AI針對性設置了之后球隊能否應對這種狀況。
舉些例子,大家可以想象:08年的利物浦擁有健康的G8和爆種的托雷斯,但為什么拿不了冠軍??費格遜的曼聯擁有3大飛翼,有速度有技術,為什么還要購入一個不會防守的香川真司??睡皮過去幾年在米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和奉先有什么關系??為什么”狀態下滑“的睡皮到了尤文之后他又能夠連續踢這么多場比賽并且高水平發揮??。。。
總之,我覺得在FM里面,一場比賽過程中,有時需要不斷轉換”核心“——或者說球隊的攻擊點。好比你在踢主場,你需要控球率,你需要主導比賽,你可以設置一個組織核心,讓他控制比賽節奏,放慢節奏。當你得分時,AI開始反撲,對方兇狠的逼搶讓你的球員失去方寸,局面開始失控時,不妨試試設置一個進攻核心并收縮防線,降低”拖延時間“,拉高比賽節奏,讓球員們更快的把皮球轉移到前場進攻核心。更具體就要進入到該核心和身邊隊友的相應設置上了,這些非常復雜,SI也沒有一套官方理論去詳細解釋核心的使用,所以各種各樣的戰術就出來了。但歸根到底,當玩家進入轉會市場并希望購置核心球員時,不妨先考慮一下你的球隊能否支持該球員成為核心。最后,球隊核心大家經常會忽略的一個數值是”影響力“,這個數值決定了身邊的球員是否愿意傳球給他,或者聽他指揮。
關于組織核心,我的看法是,分兩種。
首先是拖后組織核心,玩FM的人里,很多都是小妖控,那從游戲里找非常合適的拖后組織核心我認為是微辣帝。技術、傳球、視野、體力,加上不錯的防守能力,讓我在轉會市場上選拖后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名字。如7L所言,組織核心的主要作用是決定球隊進攻的方向,我認為他說的更多是拖后組織核心。拖后組織不一定要每場送出去多少次威脅球,但是,球隊由守轉攻或者后場向前場推進的第一腳球大多數由他傳出;而在半場陣地進攻中,他需要不斷的跑動接球甚至控球在腳下(FM默認拖后組織核心控制球),尋找對方的弱點,有時也可以傳出致命球。
其次是前場組織核心。AP往往觸球不多,但是會更多的傳出致命球。我個人的觀點是,AP站在前腰的位置好過站在MC的地方。如果打諸如41212、4312、4321之類中路突破的陣型,AP會經常送出致命的手術刀傳球。如果是兩翼齊飛,就會有比較多的橫向傳球,由邊鋒來傳中結束進攻。
接下來是我眼中的進攻核心。進攻核心就是前場進攻的支點,所以FM的小提示里說進攻核心要有比較好的強壯、頭球、彈跳之類的~他可以是你門將大叫開球的主要目標,所以,在FM游戲里,站樁中鋒是默認為進攻核心的。拿下球來以后,他也可以決定進攻的方向和深度,所以,游戲里,站樁中鋒也是默認控制球的。(全能中鋒也控制球,因為全能中鋒什么活都要干,對各項屬性要求也高。)
現實中以巴薩為例可以很好的解釋我的這個看法。哈維:拖后,呼吸機的稱號不是白來的,控球在腳下,決定進攻的方向,加上他本身的短傳習慣和精湛的技術,對中場和球隊進攻的掌控可謂完美。而且,雖然在巴薩的控球體系中,給他來防守的機會不多,但是事實上他的鏟球能力還是不錯的。伊涅斯塔:AP。比賽中小白的傳球次數顯然比哈維來得少,成功率也相對較低,因為他很多時候在尋找致命一傳的機會,所以他的助攻次數比哈維要多。而且因為位置靠前,運動戰進球數也更多(哈維常進任意球)。梅西:絕對的進攻核心。毋庸多言。雖然他身體不夠強壯等等,但是在結束進攻的選擇上,他絕對是第一人選。PS:1.所以他跟比利亞最近傳出不合,因為比利亞也很愛射門。2.現在的梅西更像在踢搶點型前鋒。
然后再回到游戲里,以我現在用的41212為例,如果我想要比賽絕對的控制權(控球率大于65%甚至70%),那么我會使用如下中場搭配,A(D)+BWM(D)+DLP(S)+AM(A).這時候防守型后腰加上搶球機器會把中場的搶截能力發揮到極致,加上拖后的及時回搶,等于中場兩個半的人在防守。進攻中由拖后把球交給AM,完成最后一傳。所以這種情況下,AM會完成大約20-40次左右傳球,其中威脅球可以達到3-8次。而拖后的傳球次數在60-90次之間,甚至達到100+,但是威脅球很少。這樣的戰術下,有時極端會變成無限倒腳隊,我發過一個圖片,其中雙中后衛+三個中場傳球次數大約達到550次。當然這是極端的。但是控球率很高,直接的效果有兩個:1.對手射門次數很少,你的球門很安全。2.全隊跑動距離少,體力充沛。不過拖后除外,他的跑動距離超多,一般17的耐力到65分鐘全隊還有80以上,他會變成75一下.
如果對手比較弱,或者我的隊伍已經夠強了(我最近愛玩低級別純青訓隊伍,所以大部分時候,球隊的能力都很次,但是很顯然,用上面那個戰術的時候,控球效果明顯,成績出色),我會在中場放A(D)+DLP(S)+AP(S)+AM(A).中場雙核來模仿布教授+哈維+小白的樣子。好像效果還不錯。AP、DLP、AM都會送出威脅球。這個時候體力最慘的依然是DLP,因為他的跑動距離實在太多了,跑動范圍之大幾乎類似于boxtobox。所以我覺得SI給哈維的耐力設置有問題,我覺得哈維的耐力完全可以給到20。
結合現實中的足球,我也來談一些組織核心和進攻核心的問題
進攻核心:基本就是兩種類型,身高力量見長的,肯定給頭球,背身拿球等,例子埃佛頓的廢了你,克羅地亞國家隊的曼祖基奇;速度,盤帶,傳球見長的,一般都是腳下拿球,槍手時代的亨利,巴薩的梅天王。對應到FM的設置:前者設置成站樁,后者設置成拖后,九號半,二者也都可以設置成全能
組織核心:現實中的組織核心更多的是決定球隊的進攻方向,而不是傳身后球,比如意大利國家隊的睡皮,曼聯的卡里克,法國國家隊的德尚等等,組織核心不是不傳致命的身后球,而更多的是需找對手的防守空擋,快速的將球轉移到那一側,引導球隊的進攻方向。這樣的組織核心在FM里面沒有對應的設置,只能自己設置,目前沒找到能實現上述要求的戰術設置,如果哪位有經驗,請多多指教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