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這款乙女戀愛類手游剛剛上線,就得到來著五湖四海的小伙們的喜愛,提供給小伙伴們最新最有趣的模擬戀愛的過程,但是游戲是依托劇情發展進行的,想要來一場與你心中女生的邂逅嗎,來來小編的
這款乙女戀愛類手游剛剛上線,就得到來著五湖四海的小伙們的喜愛,提供給小伙伴們最新最有趣的模擬戀愛的過程,但是游戲是依托劇情發展進行的,想要來一場與你心中女生的邂逅嗎,來來小編的說法吧。
你,好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和你的兩萬分之一擦肩而過。你,也許在跌跌撞撞的情感下,開始質疑愛情到底會不會出現。你,是不是也在追求自我完美的狀態中,渴望遇見能懂你內心脆弱的那個他?
我叫悠然,是《戀與制作人》中,你所扮演的角色,也許我就是你。你,多久沒體驗過戀愛的純美了?
四年前的一部《暖暖環游世界》,讓游戲行業對于女性玩家有了新的認識。依托于“換裝”這種非常符合女性的游戲元素,暖暖系列先后推出了三部曲。其中《奇跡暖暖》的游戲商疊紙游戲,續作依舊專注女性用戶,在精致的換裝之后,女主角邂逅了愛情。這次,他們做了一款戀愛養成的乙女作品——《戀與制作人》。
| 畫面是第一好感力
畫面作為游戲的外在,第一眼的印象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外觀有更為執著要求的女性玩家。《戀與制作人》有著和前代“暖暖”的相似處,繪風、配色及UI都面保持其慣有的精致、清新和少女風格,玩家對這部作品的第一眼眼緣,大多來自于游戲中四位男主角溫柔或俊朗,陽光又冷峻的不同立繪形象。
| 劇情是第一推動力
既然從換裝游戲,變成了戀愛養成,也意味著女主角從可愛的小女孩,蛻變成了玉立婷婷的少女。少女的心思少不了豐富情感的投入,于是《戀與制作人》在核心設計上,指向了故事劇情。四個不同性格的可攻略角色,在一個講述“超能力”的架空背景下,由玩家扮演的女主角逐一結識了解,從而看到主線劇情的完整故事。
有別于傳統戀愛AVG或者galgame的敘事模式,“戀制”參考了主流乙女類游戲讀劇情的方式,采用的是一種類似“碎片收集”的模式讀取劇情。可以理解為是RPG里的支線劇情,每個角色和女主角之間都有其各自的故事且相對獨立,你可以根據自己對哪個角色更喜歡,來決定先看誰的故事。
盡管劇情是貫穿游戲始終的核心,所以大的故事走向是既定的,也是各個角色的分支劇情的貫穿主干。但是,“戀制”的劇情文本并不似傳統大段對話直接可看,而是藏在游戲系統的每一部分,由此獲得的碎片故事顯得尤為珍貴。而劇情又是游戲關卡推圖的要點,因此劇情便成了推動游戲繼續的最大動力。
| 系統決定游戲的模式
雖說是碎片式的劇情收集,但實際《戀與制作人》的劇情文本量也是不小的,只是在展示的方式上面,開發組動了些腦筋。打電話、發短信、朋友圈、關注公眾號、副本劇情、掛機事件,都成為游戲中展示劇情文本的形式,而且相比主線里立繪頭像配文字讀取的形式,這種的“小心思”更貼近日常生活,從而加強了游戲的代入感。
試想一下,讓你認真地去讀取一個角色的家國仇恨,和這個角色直接打電話跟你訴說他夜不能寐的情感,顯然后者的代入感更強,游戲驚喜度也加了好幾個星。而這種“小心思”,喜歡乙女游戲的玩家一定并不陌生,去年名動一時的《被囚禁的掌心》,就是采用了來電通話的方式讀取劇情,這種虛擬模擬現實的仿真感,更凸顯了角色的性格和人物塑造的張力。
《戀與制作人》將這種細節增加好感度的方法學習并本地化并創新,游戲中的“朋友圈”模式,不得不說是游戲創意和趣味性的集中體現。和現實的微信朋友圈一樣,和女主角有關的好友,都會在朋友圈下留言、回復。對一個角色的所思所想發出來的狀態,會產生一對一、一對多的評價模式,在其中既能捕風捉影故事的走向,也能發現不同角色之間的聯系。相比平鋪直敘的對話,這種方式的劇情汲取可謂形散神不散,于筆者而言,這個系統的趣味甚至大于來電、短信的單刀直入,會讓人很快陷入游戲的劇情人物里。
系統上,除了主線的關卡推圖,SSR的抽卡也是標配。輔助卡面數值的系統有專家、新聞調查、公司實力等,城市漫步則是純掛機的玩法,卡面收集既可以收集立繪也能夠收集劇情,讓收集的元素滲透在整個游戲中。這樣看來,游戲系統還是相當豐富的。而一些細節的設計,比如攻略的角色可以修改微信昵稱、通話背景,實為增加了玩家與角色的互動和關聯性。
|表象聲色渲染角色魅力
如果你問女性玩家除了顏值還在意什么,百分百會得到“聲優”的回答!奥暱亍比后w的出現甚至早于“外貌協會”,而且“忠誠度”極高。
之前的游戲講究BGM和音效,現在的游戲還要加上一條“配音”。聲優行業的興起,先從廣播劇后擴展到游戲,比起影視配音,虛擬角色對于配音演員來說可塑性更高。《戀與制作人》相當注重配音的監制,中日語雙配音模式,請到的也是中日的一線聲優(比如阿杰、吳磊、平川大輔、小野友樹等),憑借優質的聲線和貼合人物的演繹,配音系統對游戲角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 少女的蛻變:從換裝到戀愛
介紹完游戲的概況,來談談游戲體驗。如果要用一句話說出筆者對游戲的印象,我會用“少女的蛻變”來描述。業內對于“ 2017 成為國內女性向游戲元年”的預言,到如今的年底來看,誠不欺我。
從日本的《在茜色世界中與你歌唱》、《歌之王子殿下:閃耀LIVE》,到引進的《刀劍亂舞》、《宮殿: 100 日公主》,以及本土制作的《元氣偶像季》、《夢間集》、《光之契約》,獨立游戲《夢浮燈》、《DOLL》,還在預約《妖戀奇譚》、《無法觸碰的掌心》、《A3!滿開劇團》等等,女性向的游戲在今年的爆發量和質,都有驚人的表現。
可以說從《奇跡暖暖》到《戀與制作人》,開發商對于女性用戶的定位更精準,也更趨向于成熟化。換裝的題材是女性玩家偏愛的類型,但戀愛的題材是女性玩家到一定年齡才能理解和感受的類型。添加了角色互動和劇情渲染的女性向游戲,比起單一的受眾習慣偏好,無論是游戲設計者還是游戲玩家,都更多地將個人感情投入其中,有了情感寄托的游戲就更有人情味。
| 寫在最后
最后還是要說說游戲氪金這點事兒。對于筆者這種重劇情的玩家來說,劇情卡關的體驗第一印象確實有點勸退的意味。當推圖過 3 章之后,發現游戲并不肝,且碎片劇情的模式,也相對弱化了卡劇情不好的體驗。游戲設計的初衷其實是不肝的日常攢攢攢,但是因為多個系統的相互掣肘,導致氪金的點是非常多的。
而對于是否“逼氪”,我一直覺得這是個相對的悖論。如果非?是笸浦骶劇情或者角色執念的SSR卡面的話,可能是個無底洞。但每天都當做日常慢慢聊慢慢過,其實也能玩挺久。畢竟現實里的談戀愛,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談妥的呀。
而另一個讓我在意的,是游戲頗耐人猜測的反轉劇情。盡管設定是架空的,開始撩妹的技巧也是看似“急功好利”的,但四個角色的塑造還是相當成功也是可圈可點的。
許墨溫柔下的假面,白起果敢專情的注視,總裁霸道之下的反差萌,和周棋洛陽光率真的童心,你從少女心和獨立女性的本心下,又會選擇誰呢?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