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不管我們支持也好打壓也好,近些年電子競技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逐漸從不陰影里走向了臺前,甚至已經可以在央視黃金檔播放廣告,非常不容易!
不管我們支持也好打壓也好,近些年電子競技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逐漸從不陰影里走向了臺前,甚至已經可以在央視黃金檔播放廣告,非常不容易!
思聰等富二代在電子競技產業里會迎來真正的春天嗎?
近日,WCA(World Cyber Arena,世界電子競技大賽)賽事廣告登陸CCTV-1黃金檔——從“體育頻道”跳到“綜合頻道”,這被視為電子競技艱難的商業模式有望破冰的信號。
WCA創立于2014年,是一項全球性的電子競技賽事,該賽事由銀川市政府、銀川圣地國際游戲投資有限公司運營,永久舉辦地為銀川市。
2014年2月WCG(World Cyber Games,世界電競大賽)主辦單位表示:2014年起,WCG官方考慮世界趨勢及商業環境等因素,將不再舉辦相關活動,包括WCG年度總決賽。至此,電 競賽事領域頂級賽事WCG宣告終結。而WCA將繼承和發揚WCG的競技體育精神。
昨日,WCA官方高調宣布WCA 2014廣告登陸央視黃金檔,中國電競的領軍人物Sky(李曉峰)與WCA代言人(柳巖)共同參與拍攝。廣告播出時間為每天18:50左右,電子競技比賽拿下這個時段的廣告位,側面反映出主流文化與媒體對電子競技的態度正在漸漸改變。
“90后”玩家退役
就在WCA賽事廣告在電競史上留下“輝煌”一筆的時候,第一代“90后”頂級玩家已經開始陸續退役。
8月29日,是魏漢冬23年來的第一次“放縱”,他和兩個好友相約上海某KTV,喝著酒、聊著過去、唱著五月天的歌。
和中國大多數愛玩的孩子一樣,小學一、二年級,魏漢冬就開始玩電腦游戲。
冰封王座是魏漢冬第一次觸碰到電競,“當時得知Sky奪得了多項世界冠軍時,我很羨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到冠軍獎臺上”。
作為贏得中國LOL首個世界冠軍——IPL5冠軍成員,并在2012年一年內連獲十冠的電子競技“明星級”人物之一,8月28日,魏漢冬通過微博宣布退役,與其一起退役的還有同獲IPL5冠軍的隊友。
“說心里話,很難受,很不舍,盡管大多數粉絲仍在鼓勵與支持我們,但在這個行業里,我們已經是老人了。”1991年出生的魏漢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生活突然停下來后,魏漢冬覺得很不適應,因為原來每天有16個小時都在訓練,“除了電子競技,我們好像什么都不會做”。
當本報記者建議,是否可以考慮繼續學習時,魏漢冬很干脆地表示不會考慮,“原來就不愛學習,現在更不可能。”
“魏漢冬他們退役有些可惜,按照現在的市場發展,他們也許會有更好的前景,但目前泡沫太嚴重了。”一位電子競技俱樂部投資人表示。
電競的“沸騰時代”
和魏漢冬一樣,鄒璇對游戲有著天生的悟性,別人認為較復雜的游戲比賽,她信手拈來,并迅速成為“霸主”。
2005年,鄒璇帶領的中國女子反恐精英戰隊Swan5在CPL西班牙站的比賽中以全勝的成績獲得了冠軍,這也是“中國游戲歷史上的第一個反恐精英項目的世界冠軍”。
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歲月,這位知性如李嘉欣的美女瞬間興奮如孩子一般。
2000年左右,正是電子競技大爆炸時期,網吧、游戲、比賽、QQ、互聯網等的快速普及,把許多看似沒關聯的人連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被競技游戲的魅力以及爆發出來的社會能量震驚,雖然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但都覺得這是個事兒。”WE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周豪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而這背后的影響不能不提韓國。
亞洲金融危機過后,韓國政府努力改變產業結構,電影電視、游戲動漫等產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電子競技產業作為一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契機。
1998年,《星際爭霸》發行。這款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跨時代的游戲不僅成就了韓國的電子競技,也讓中國玩家、戰隊、聯盟顯著增多,就如武俠小說中的功夫流派與組織一樣,中國星際聯盟、東北哈爾濱游戲大本營、湖南戰網等各種組織紛紛開始涌現。
在那個激情澎湃的歲月里,十幾歲的鄒璇自己組團擔任隊長,“當時的玩法、環境等都沒法與現在相提并論,網速也沒現在這么快,獎金、工資和現在有很大差距,但為著一個目標努力的那個過程真的是很開心。”
電競市場轉折點
“如果說中國最初的電子競技市場是充滿地域性的群龍亂舞的戰國時代的話,那么2003年,則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一位資深的投資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為電子競技立項,成為中國第99項體育運動,這在當時被圈內人視為電子競技春天的到來,因為其結束了野戰軍的生存方式。
“最初的投資者運營仍是非常艱難的,因為廣告賣得不好的話,贊助商是不來的。我所知道的是,當時許多俱樂部是倒手賣來賣去,有的被賣過十幾次。”上述投資人告訴本報記者。
如同足球與籃球聯賽一樣,電子競技的商業模式中,電視臺的轉播對于贊助商的吸引是非常大的,“畢竟,傳統媒體還是主流的傳播模式。”周豪稱。
2004年,第一屆中國電子競技運動會(CEG)開幕,同年,當時的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網游類電視節目封殺令。
華奧星空由中國奧委會、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與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合作成立,該公司經營著華奧星空網站、體育總會網站、奧委會官方網站等數字體育業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CEG。
CEG誕生后,組委會決定與騰訊攜手,以QQ游戲為休閑類項目的唯一指定比賽平臺。
在“體育向商業屈服”的質疑聲中,CEG還是吸引了121萬玩家參賽,創造了中國有史以來電競賽事參賽人數的最高紀錄。
而就在2005年,已站在冠軍獎臺上的鄒璇選擇了退役,“談不上心灰意冷,但作為圈內人很失落。”
上述投資人直言不諱道,因為游戲運營商成為最大贏家。
富二代的“游戲”
2011年,23歲的王思聰收購了瀕臨解散的CCM戰隊,隨后,王思聰以CCM為基礎組建了IG電競俱樂部。同時,他還發起了國內正規的電競組織“ACE聯盟”,而ACE成立的目的就是制定電競圈的游戲規則,規范俱樂部運營。
“聯盟依舊與騰訊有合作,但不可否認,他的進入帶動的是許多最初愛玩電子競技的富二代的進入。”該聯盟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該人士稱,最初這些富二代的心態是“你有電競玩伴,有俱樂部,我也要有”。“此消彼長,現在大多數俱樂部都與他們有關。雖然沒有具體統計過,但據我所知,除了王思聰外,還有三四個是地方首富的孩子,另外還有國內能源等投資人的兒子。”
上述聯盟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電子競技對于富二代而言,并非主業,“我們更多時候是電話溝通,或者親自匯報,他們平時有很多投資項目要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幾家俱樂部負責人認為,即便以王思聰為代表的富二代的進入,從本質上也無法改變電子競技的命運。
但這些資本的進入引發的是電子競技行業本身的巨大變化。
“首先是運營成本的增加,現在國內一線隊的月薪可達一兩萬,二線隊也有七八千。現在一年的投入也要幾百萬,有些是上千萬。好一點的是,選手的轉會費會高一些,還有一些贊助費用,這樣基本上可以維持俱樂部的正常運轉。”一位投資人告訴本報記者。
上述聯盟內部人士認為,一些富二代并非人們理解中的那樣只為玩玩,多少還是帶著戰略思考的,“他們不是傻子,當然,這個戰略思考是出于電子競技產業本身的發展,還是出于別的考慮,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