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部曲往往是指一個完整的故事分成三個部分來詮釋清楚,常見于電影、小說和游戲當中,像我們熟知的就有電影指環王三部曲,但在當下圈錢為上的游戲圈,許多游戲廠商為了賺錢而坑害玩家。
三部曲往往是指一個完整的故事分成三個部分來詮釋清楚,常見于電影、小說和游戲當中,像我們熟知的就有電影指環王三部曲,但在當下圈錢為上的游戲圈,許多游戲廠商往往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用戶,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利益,就將某個熱賣的游戲東拼西湊出一個劇情來,然后用華麗的畫面來包裝一下,就拿出來坑錢,極大的傷害了玩家的感情。
用“三部曲”的方式來推出游戲,有兩大好處:一來,能夠樹立一個短期的游戲品牌效應,讓喜歡這款游戲的玩家有所期待,套緊用戶群體。二來,推出續作要比研發一個新游戲項目更省時省力省腦細胞。但凡不是那么太爛的游戲,推出二代還是會有一點銷量保障的。
而這種“三部曲”還分為“要臉的三部曲”和“不要臉的三部曲”。什么叫要臉的呢?就是人家雖然推出續作,但是制作人沒有強調過“我們的故事只有三部曲,三部曲后便會終結”,比如《最終幻想13》系列和《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系列,是一個大系列中的小三部曲。完整的故事而且有頭有尾。
不要臉的就是制作人一再強調“我們的故事只有三部曲,三部曲后便會終結”。等第三部真的出了,而且還賣得不錯之后,又開始策劃“系列最新三部曲”的下賤營銷手法。下面就想噴一噴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說好只生三個,結果卻故意意外懷孕的“神作”。 本世代怪現象:說好要來的總也不來,說好再也不會來的卻一個接一個的來……
波斯王子
其實嚴格說這《波斯王子》系列并不是那么的沒節操,在PS2時期“小白人”重獲新生切取得一致好評后,順理成章的推出了二和三。而制作人的文字游戲玩的也不錯,說這是“波斯王子時之砂三部曲”,給玩家提前打了預防針。沒有直接挑明還會推出續作。就算推出了續作也和“時之砂”無關。
“時之砂”是一個完整的三部曲故事,圍繞著時之沙漏和時之匕首展開。印度國王穆罕默德和法師維瑟爾來到了廢棄的時之島,并帶走了時間女皇的兩件遺物。法師維瑟爾最后將圣物據為己有背叛了國王。只要將時之匕首重新插進時之沙漏時間就會倒退,回到一切的開始。(月光寶盒?)于是王子為報殺父之仇和印度公主展開了以系列冒險……之后,王子因為過度使用時間匕首而打破了時間平衡而遭到詛咒。為了改變自己悲慘的命運,王子回到過去,回到時間女皇制造時之沙的那一刻,去阻止時之沙的誕生。即便改寫了歷史,也無法讓王子恢復平靜的生活,到頭來一切仍是一個悲劇,只是過程不同而已……
好了,一個完整的三部曲故事結束了。時間到了2008年,《波斯王子:重生》發售,新作很明顯是要和之前的“三部曲”劃分界限。無論從標題、游戲方式、世界觀還有人物都與之前的作品沒多大聯系。可能是《波斯王子:重生》太非主流的原因后來,育碧又出了個《波斯王子:遺忘之沙》,又和沙子扯上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