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家長老師借用傳統游戲把孩子們從電腦前引開
對12歲的長沙井圭路小學的陳實來說,眼前的這個形狀像彈頭的木質陀螺,是比電腦游戲更為復雜的玩具。盡管他聽媽媽的話用繩子從尖腳繞向上部,再以尖腳向地拋下,并快速抽拉繩子,可是陀螺怎么都不聽使喚無精打采地倒向一旁。
朝一個方向打,側著抽,抽的部位越低越好陳實的媽媽在一邊不停地傳授訣竅,可是陳實還是在比賽中敗下陣來。盡管如此,他仍然顯得很興奮:以前從來沒有玩過陀螺,感覺特別新奇。
這是六一前夕,記者在湖南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看到的一幕。陳實同學參加的是中心舉辦的兒童節活動。舉辦方特別強調是追憶式的,也就是讓孩子們體驗上一輩兒童時代的游戲樂趣。
抽陀螺、滾鐵環、跳皮筋、跳房子等傳統游戲,曾經伴隨幾代兒童成長,如今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電腦和網絡游戲。為了把孩子們從電腦前引開,家長和老師們搬出了自己當年喜愛的游戲。
一些學校還組織同學成立了陀螺隊、跳繩隊等活動小組,并組織競賽,試圖通過團隊與對抗,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井圭路小學的黃輝老師說:傳統游戲雖然簡單,但它的樂趣在于身體和大腦同時參與游戲,給孩子們體力上一些鍛煉,不像電腦游戲,過于靜態。
記者在活動中心現場看到的場面很熱鬧,繩索飛舞、陀螺飛轉、笑語飛揚,孩子們累得滿頭大汗,但玩得十分開心。這樣的場面也許很難持續多久。一位媽媽說:我擔心的是,新鮮勁一過,他們又會把陀螺丟在床底下,繼續坐在電腦桌前,舍不得離開。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聯合發布的《小學生互聯網使用行為調研報告》顯示,中國10歲以下上網學生中有7.1%是網癮用戶,有網癮傾向的約占5%。看動漫、看電影、下載音樂、玩網絡游戲等娛樂追求是小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九成孩子玩過網絡游戲。對此,家長們更直接的感受是,孩子們在電腦前待的時間太多了。
黃輝老師會繼續帶孩子們玩傳統游戲,家長們也支持她,在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這是比強制孩子們離開電腦更好的一個簡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