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捉鬼敢死隊》游戲整體上來說表現的不是很優秀,劇情較單一,不夠豐富,畫面也是比較粗糙,作為動作游戲,卻沒有什么像樣的打擊感,頂著各種大牌的小制作游戲。
《捉鬼敢死隊》游戲整體上來說表現的不是很優秀,劇情較單一,不夠豐富,畫面也是比較粗糙,作為動作游戲,卻沒有什么像樣的打擊感,頂著各種大牌的小制作游戲。
【游戲介紹】
《捉鬼敢死隊》是個第三人稱RPG合作游戲,最多支持四人合作,采用上帝視角。
在游戲中,玩家扮演捉鬼敢死隊菜鳥,通過完成任務來升級他們角色的裝備和能力,打敗鬼一樣的生物,在曼哈頓鬧鬼最兇的地區發現隱藏的收藏品。游戲中共有4名英雄可選,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游玩風格,給團隊帶來獨一無二的幫助。
【評測前言】
《捉鬼敢死隊》電影最早出現在1984年,講述了幾個大學教授研究鬼怪靈異事件之后自發組建的“捉鬼大隊”利用自身研發的科學儀器對付城市里出沒的猛鬼。由于電影出現的時間較早,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獲得點贊的特效片之一。后來從電影改編游戲,又將這一題材拋到了大眾面前。這個IP也逐漸被玩家熟知,后續的幾部電影也都改編成了游戲。
《捉鬼敢死隊》系列新電影將在7月15日上映,新游戲的上市比電影早了三天,同時索尼在電影之前將其交給了動視發行,大有為新電影造勢之意。在新電影中的主演都是女性,因此本作中也加入了兩位女性角色。相關消息稱,游戲中的劇情尚在電影版之后,同時動視還發布了一個叫《捉鬼敢死隊:殺人魔城( Slime City)》的手游,登陸iOS和安卓。可以看出索尼在接過這個山芋之后迫切地想要建立自身龐大架構的意圖,而首先出現在一眾玩家視線中的游戲是否與索尼如此大張旗鼓的動靜相稱,我們一一來看。
[page]畫面[/page]
【畫面沉郁粗糙】
在進入游戲之前的有著不少過場動畫,其中不乏索尼、動視、虛幻4這樣大牌的出現。玩家們也都清楚這些標志,就意味著游戲出身被放在了一個較高的位置。相信不少玩家看到這些畫面的出現,心中也是和筆者一樣充滿了期待。然而在正式進入游戲的標題界面之前,會被強制看一長串的相關條例,并且此時的鼠標是無法使用的,只能按住鍵一直向下知道末尾,然后才能進入,尤記得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某西游,但是人家好歹能用鼠標。
幾經波折終于進入游戲之后,印入眼簾的是大片的陰影,甚至連操作的角色都自帶陰影,整體畫面顯得十分沉郁。如果說這樣的畫面配色是為了適配游戲的主題,那么在接下來的新手提醒中使用掃描器探測鬼的路線及其他隱藏點時,出現了與環境并不協調、色彩飽和度很高的圖案。并且在獲得分數獎勵時的點數增加也是以一種粒子的形式傳遞,至于效果也能用粗糙兩字來形容,一度讓筆者以為是否上市前放出的截圖是游戲中最絢麗的部分了(各個角色的槍械光效還算可以)。
【動作不盡人意】
游戲的基本設定就是捉鬼,需要使用掃描器找到鬼的路線,這也是玩家在游戲中不能忽視的一部分。盡管人物升級后可以加強移動速度,但是游戲進程中往往為了找到隱藏收集品全程打開掃描器(此時并不會有加成效果),導致了游戲的時間被強制拉長。
游戲中的角色使用的槍械雖然沒有彈藥的限制,但是會出現過熱的情況,要及時清除武器的熱量,一旦進入過熱狀態,除了移動與等待過熱狀態結束什么也做不了。這樣的設定使得玩家在戰斗中不僅要注意敵人的位置,同時也要注意自身腳下的狀態顯示。
同時游戲中的攻擊手段僅有兩種,槍械的普通攻擊與手雷的范圍攻擊,精英敵人生命值耗盡后需使用另外一種槍械,把敵人鎖住之后瞄準其背向,黃色槽積滿時可以砸它(對沒錯就是砸它),一定次數后,丟出容器將其收入,這個過程還需要玩家狂按對應的鍵才可以獲得更高的倍率,但是筆者鍵盤上的“F”鍵都快被按壞了也沒見過幾次X5的概率,之前較慢的游戲進程突然變得需要這么快也會略有不適的吧。不知各位玩家是否覺得自己的手速可以一戰。
【整體略失風范】
盡管貼著各個大牌的標簽,但是從畫面與游戲體驗來看,并沒有體現這些品牌應該有的質量。筆者還希望從游戲的內容與深度方面為這個游戲找回一點樂趣,但是失敗了。首先是升級點數的不確定因素,從1級升到2級可以獲得三個技能點,但是從2級升到3級卻只有兩點,意義不明。同時在技能樹都相同的情況下,角色之間的差別也僅僅存在于手中的武器、手雷的不同。
在游戲的打擊感方面,不對,這個游戲完全沒有打擊感,無論玩家還是敵人被擊中都沒有動作甚至音效的反饋,從頭至尾除了些許調皮的BGM與特有美式的鬼魂音效之外,只能聽到一些輕飄飄的彈道聲音,不知射向何處。游戲的內容也只是簡單的在一個區域內收服鬼怪,最多加一些隱藏因素罷了。
【評測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