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邊緣戰士》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它將單人作戰、合作作戰和多人游戲融合在一起,使玩家不僅可以做孤膽英雄,還可以與朋友并肩作戰,或是與他人對抗。你可以根據戰斗中的不同職責來選擇戰斗角色,保護自己和人類最后的避難所。《邊緣戰士》提供了動態戰場、多種自定義設置和創新的控制系統,讓玩家欲罷不能。
Splash Damage的FPS大作《邊緣戰士》的確是個難產之作。誕生于mod社區的Splash Damage在2001年以《重返德軍總部》的多人資料片《深入敵后》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自那以后,Splash Damage又在2007年與id Software合作推出了《深入敵后:雷神戰爭》。該作與《重返德軍中部》類似,但游戲規模更大。Splash Damage這次將以完全自主研發的《邊緣戰士》再次提升了其標志性的多人游戲品牌。不同于以往基于現成的高利潤大作開發的制作思路,這次的《邊緣戰士》是全新的原創作品。
射擊鏡頭集錦
《邊緣戰士》發生在一個叫作Ark的人造城市中,這座城市位于在全面內戰中的邊緣。這座城市原本是座實驗基地,整個城市可以自給自足,是一個100%的綠色棲息地。由于地球海平面的不斷上升,Ark不僅要容納原住民及其后代,還要容納成千上萬的避難者。隨著城市中兩股勢力交惡,一場為了爭奪Ark歸屬權的戰爭爆發了。
不同于《雷神戰爭》中大規模的開放性空間。《邊緣戰士》感覺回歸了《德軍總部》那種小規模地圖風格,而且到處都是狹小的走廊。這次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移動的流暢度。通過按住一個鍵,你的人物可以進行短距離沖刺,并短時間地沿墻壁向上攀爬,讓你仿佛感覺在玩《鏡之邊緣》。當然,你的身手可不會像緋絲•康納斯那般優雅。
《邊緣戰士》提供了大量的可解鎖和升級內容。但這次沒有像2003年的《深入敵后》那樣明顯。盡管如此,這些可解鎖的武器和技能隊友本作的四個角色職業來說,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游戲提供了各種沖鋒槍、散彈槍和手槍。每件都可以由玩家定制,通過附件改變其功能。玩家還可以自定義角色的服裝和紋身。
游戲本身玩起來很想之前的《深入敵后》系列,主要是基于任務的“地圖推進”模式。也就是說,在一個回合開始后,一方會被賦予一項任務,比如保護一個電腦終端,而另一方要全力進攻,爭取摧毀終端。兩方都要為控制權和位置而拼殺。而任務通常有多種完成方式。這就將戰斗分為了不同的戰線,防守方在守衛敵人的主要進攻方式的同時,還要密切注意防止另一些敵人從出其不意的地方突進。一旦電腦終端被奪取,在地圖的更深處將出現新的目標地點,這讓多人游戲變得結構合理,方向明確。比賽好像在沿著某種劇情繼續著。
除了主要任務外,還會出現多個次要目標。在游戲中呼出一個圓形的界面可以很清楚地瀏覽這些任務,并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完成。如《雷神戰爭》一樣,《邊緣戰士》的界面中含有一個很有幫助的“圖標系統”,引導你找到任務目標,還會說明完成某項任務必須的職業是什么。例如,如果你接到一個護送某個機器的任務,如果機器在途中受損,那么工程師是惟一可以進行修理工作的職業。
我有幸試玩了一下《邊緣戰士》,大部分時間我操控的都是工程師,因為我非常喜歡設置自動炮塔和修理工作。這些可以部署的炮塔在敵人的火力進攻下堅持不了多久,不過好在工程師在戰斗中并不是廢物一個。和其它職業一樣,工程師也擁有一個可以惠及隊友的特殊buff,還有職業特有的升級選項,可以增強已有技能。比如醫療兵最終可以升級為擁有復活自身的能力,而升級前他們也只能眼巴巴地盼著另一個路過的醫療兵給自己補血。
如同其它帶有復活功能的游戲一樣,醫療兵是防止你方人員損耗的關鍵職業,否則你就得跑好長一段路從重生點回到戰斗前線。在《邊緣戰士》中,醫療兵并不會將你“搖醒”,而是會遞給你一支皮下注射器,由你自己激活復活功能。正如前幾作一樣,如果你將一個對手擊倒,一定要跑上去再補幾槍確認他真的掛了,否則對方的醫療兵一眨眼的功夫就會讓對手重新站起來。
Splash Damage宣稱《邊緣戰士》單人和多人模式的游戲體驗差別很小。如果你只想知道劇情,可以只玩單人游戲殺殺AI,你也可以參與玩家可以隨時動態加入的多人模式。如果現在有關《邊緣戰士》鋪天蓋地的信息已經讓你暈頭轉向了,那么我相信多人模式會是讓你熟悉游戲風格的最佳方式。還有一個好消息:bot看起來相當聰明,他們會緊盯住任務目標并合理地運用技能。但愿游戲正式版中bot也能如此智能,這會讓許多玩家玩上更長的時間。
《邊緣戰士》擁有快節奏的動作元素和很酷的職業設定,使其很有可能成為Splash Damage又一款成功的射擊大作。本作給人的感覺并沒有《雷神戰爭》那樣野心勃勃,地圖規模也有所縮水,但我對于《邊緣戰士》能夠提供同樣多的樂趣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