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記錄軟件
標簽: 樂跑 健身 官網:http://www.mmd178.cn
《樂跑app》是一款來自武漢大學生中的跑步記成績的軟件平臺,最近武漢部分大學推出了一些跑步記錄打卡的軟件來推動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需要前往隨機刷出的學校地點進行打開簽到,利用里程記錄成績更能提高部分學生的鍛煉積極性。
大學跑步打卡軟件為大家帶來,按理來說這類軟件是很多的,而且全國各地各學校所使用的APP也不同,運動在于促進身體健康,所以是為了我們自身,通過有計劃的跑步鍛煉,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壯。
通過這款手機應用,大學生們在每次跑步時需到指定位置通過軟件“打卡”,跑步速度與距離達到一定標準后,算做一次“有效跑步”。
這一嘗試由該校體育課部教師羅新建發起。按要求,該校2017級全體學生需在本學期進行35次有效跑步才算符合標準,獲得本學期體育課期末總評的20%成績。
據介紹,以往,該校將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項目測試結果計入體育課成績,但這些項目需同學們在體育課上進行,且相對乏味。此次改革,或將在全校所有年級推廣,以此全面替代體育課上的體質測試,彌補學生體育課時間上的有限性,將鍛煉延伸到課外。未來,可能增加平板支撐、引體向上、短跑等其他項目,以更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武漢深秋的傍晚,涼意襲人,湖北經濟學院騰龍大道路燈下,浩浩蕩蕩的“打卡大軍”正在來回繞圈跑步。
“再跑跑我就可以及格了。”新聞類Q1741班的學生劉越是“打卡大軍”的一員,10月31日,自己每天都會打卡跑步至少3公里,這個新學期,她的跑步里程數已達47.64公里。
10月16日起,湖北經濟學院首次嘗試在大一至大三學生中推行一款由專業技術公司為學校“量身”打造的跑步App,并將使用情況與學生本學期體育成績和體質測試相關聯。
學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圖
采用定向越野趣味打卡模式
根據校方本學期的規定,學生跑滿30次即為及格,每多一次,有效成績加3分,直至100分為止。大一、大二學生使用App跑步打卡的成績占本學期體育成績的30%;大三學使用App跑步打卡的成績達到及格以上標準才可參與體質測試。而學生每天最多有1次運動記錄關聯體育成績,超出部分僅做記錄但不會關聯成績。
截至10月26日后臺數據顯示,湖北經濟學院全校已有11000余人參與跑步,人均里程超過10公里,大多數學生會選擇在晚飯后再完成當天跑步“任務”。
該跑步APP采用定向越野趣味打卡模式,在每日6時至22時之間,學生可在校園內使用APP跑步打卡。后臺根據使用學生的起跑點,隨機分配兩個校園內的點,學生可通過查看地圖,自行根據場地情況選擇最優路線到分配點達打卡。
“每人都有手機,使用APP既方便學生使用,也可以降低成本。(APP后臺)根據GPS定位,自動完成打卡。” 湖北經濟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崔高原向澎湃新聞介紹,學校采用這種方式的初衷是希望鼓勵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進操場,培養大家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的健康觀念,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培養意志品質。
學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圖
代跑被發現將記錄檔案
農銀班的陳彤(化名)稱,自己以前沒有運動習慣,但如今每晚8點準時跑步打卡,“自從學校推行跑步APP后,跑步氛圍濃厚,自然就想跑了”。在她看來,“隨波逐流”的同學不少,但只要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就是好事。
此前劉越在采訪中提到,自己曾經下載一款打卡運動軟件,可由于自覺性不強,很快便放棄。“跑步與體育成績掛鉤后,可以督促我們自覺鍛煉身體。”
不過,對于學校推行跑步APP的做法,也有學生持不同看法。
體育經濟管理專業Q1641班學生李永恩稱,自己在未推行打卡之前就一直堅持跑步,甚至每周去健身房四到五次。他認為,這款打卡APP帶有任務性質,可能會影響運動質量。
有打卡刷分,也難免會有學生想通過代打卡來鉆空子。對此,崔高原表示,后臺之所以將每次使用APP跑步打卡的點都設定為“隨機分配”,就是為了減少甚至避免代跑現象。此外,學校相關規定中也表明,因跑步打卡與學校體育課程期末成績相關,校方會通過督查組巡查、學生舉報、大數據比對分析等途徑進行監督。如發現學生有代跑等“違紀”行為,一經查證屬實,將按考試作弊予以處理,并記錄檔案。
同時,針對學生在使用跑步APP過程中也出現的打卡有效次數減少、定位不準、數據無法上傳、數據錯亂等問題,校方表示,已向APP后臺技術公司反映,并考慮進一步引進固定考勤機,采用面部或指紋識別打卡,將移動端與固定端結合,使整個運動機制更完善。
擁有一副傲人的好身材,不管是男是女都會非常引人注目,手機健身軟件為大家推薦合理的運動鍛煉方式,各種徒
進入專區>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