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戰爭游戲
標簽: Ingress AR 虛擬現實 官網:暫無
《Ingress AR中文版》是一款非常棒的虛擬現實類策略戰斗手游,與此前大火的Pokemon GO采用相同的AR技術,加入了現實地圖來增強游戲的真實感帶入,但是本作是策略戰爭型,喜歡戰爭游戲的玩家不要錯過~
《Ingress虛擬現實游戲 Ingress》是一款Google發布的基于移動端的免費侵入式虛擬現實互動游戲。Ingress讓玩家走進了一個真實的虛擬世界中,玩家可以通過收集能量,去世界各地執行任務,并和世界上的其他玩家一起互相幫助,或是相互對抗。通過和現實的互動,玩家能更好的融入到游戲中去。全世界的玩家都在玩同一個游戲,并且在玩家密集的地方,爭奪能量的戰斗也更激烈。
目前游戲需要前往官網http://www.ingress.com/注冊才能激活游戲。
INGRESS游戲和PG由同一公司Niantic Labs開發,作為PG的前身,PG中的道館和口袋站的位置是在Ingress地圖的基礎上建立的,位置完全一樣。
玩法上也非常相似,都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統的AR游戲,而且ingress的科技感極強,想體驗一把ingress嗎?快來留下你的gmail吧
本人還有110個邀請名額,先到先得
在第一次登錄前收到邀請,游戲中到達3級后即可領取官方禮包!
淺談Ingress——增強現實手游的一次勇敢嘗試
作者:Henry Lin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8969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我是個很喜歡玩游戲的人,最近的兩個月都在玩一款叫ingres的游戲,屬小眾類型。2012年末由谷歌在自家平臺GooglePlay首先推出了這款游戲并在2014年登錄ios平臺,官方的介紹是說結合了現實與生活,但是我個人認為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款游戲是介于普通手游與AR(增強現實)之間的一個過渡作品。
先看下百度百科對這款游戲的介紹:
玩家透過手機與手機中的GPS定位系統作為媒介,手持Android或iOS設備到各地Portal進行攻占與拓展的動作,可視為簡單的打卡游戲,玩家可透過游戲中由玩家發現的Portal認識彼此周遭的環境,更加積極往戶外走走,認識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段話中的PORTAL(中文可以稱為傳送門,下文簡稱為po)對應了現實中的實景建筑或雕塑,主要來源是早期玩家上傳的GPS信息及圖片。游戲主要玩法是兩邊陣營玩家互相攻占傳送門并連成一個個三角形的控制場(英文原文為field,我這里用控制場來代替),每隔一定時間公布兩陣營間占據控制場的影響量來分出該時間內兩陣營間的勝負。
從整體上來說,整個游戲其實是基于Google Map的一個二次開發。
那么,為什么我會認為一款手機游戲是一款介于普通手游與AR間的作品?
我們來看下AR定義,來源也是百度百科:
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并進行互動。這種技術由1990年提出。隨著隨身電子產品運算能力的提升,預期增強現實的用途將會越來越廣
我們可以從中提煉出AR的幾個特性。
一、實時性
二、現實性
三、虛擬性
四、互動性
五、視覺呈現
實在不能理解的看以參照《美國隊長3》中史塔克在演講上回憶與父母最后一面的場景,那就屬于AR技術的一種運用。
那么這幾點在ingress中如何體現呢。
實時性,這一點其實體現在幾乎所有聯網游戲上,所有的數據都隨著游戲進程的變化實時更新,并且隨著用戶的操作,游戲所呈現的結果可能發生實時的變化,不用多說ingress也是如此。
現實性,ingress中的po依附的地點在現實中都的的確確存在,而且大部分操作也需要玩家到po附近進行。其實上文也體現了ingress的虛擬性,ingress把現實中存在的地點改寫為游戲中改變人類的傳送門,而所有玩家激烈的攻防操作只會在虛擬世界中呈現出來。
互動性,當我們對po進行操作時各種不同的操作構成的反饋就是互動性,互動性已經成為所有軟件的基本特性之一。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的一點便是視覺呈現——將手機屏幕上的畫面直接顯示在你眼前,這也是ingress還未實現的一點,所以我說這款游戲依舊處于一個過渡期。等到ingress的畫面真正的展示在人的視線之中時這款游戲便可以算真正完成了過渡。
Ingress與谷歌間的關系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又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時間點,讓我開始猜測ingress很可能是谷歌對AR行業的一次勇敢布局。我們看這么一組數據:
2012年4月——谷歌眼鏡發布。
2012年11月——ingress推出并開始在谷歌平臺測試。
2015年1月——谷歌停止谷歌眼鏡的“探索者”項目,但在后來又表示不會放棄谷歌眼鏡的開發,只是推遲商用計劃。
2015年8月——ingress開發團隊宣布離開谷歌,成為獨立公司。
從時間上,ingress在谷歌時期的開發與谷歌眼鏡的開發很可能有所聯系。當然這可能是一個巧合,但是ingress的種種細節的確可以幫助它很方便的移植到谷歌眼鏡平臺。ingress本身就是基于谷歌地圖二次開發的,而谷歌眼鏡在推出初期就已經支持谷歌地圖。受限與技術原因,谷歌眼鏡內接受的信息量有限,而ingress簡單的畫面與建模也恰恰可以減少數據的傳輸儲存量,使之能為谷歌眼鏡的移植而服務。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ingress是真正需要你走到街上去結合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恰恰可穿戴設備能方便實現這一點。
試想一下,當我們帶著谷歌眼鏡走在街上,幻想自己是一個執行任務的特供,需要攻占的就是隱藏在街邊的建筑與雕塑里的傳送門,看著周圍無所察覺的行人與眼鏡里那個需要你去拯救的世界,是不是會有種強烈的使命感與帶路感使你著迷?
所以我懷疑ingress團隊一開始就是為了真正實現一個可以在未來可穿戴設備(尤其是谷歌眼鏡)上實現的AR游戲而努力,這也不難理解當谷歌宣布推遲谷歌眼鏡的商用計劃后ingress團隊出走。我們不得不承認谷歌的研制能力,在幾年前我們還糾結于手游形式時,谷歌就已經了對增強現實游戲實現的第一步。有消息稱ingress一直沒有為谷歌帶來很大的收益,但谷歌一直堅持對其的投入,但如果把它看作谷歌在未來增強現實技術上的布局來說,也可以理解谷歌的這種行為——拿小投入,博大未來。
Ingress在國內是否有實現空間?
其實是有的的,但有幾個前提。
一、一款成熟的可穿戴設備。
二、可以包成龐大的用戶基數來實現陣營中的對立與互動。
三、地圖數據。
四、開發商能承受在可穿戴設備成熟之前可能面臨巨大投入與虧損
其實前三點都比較好理解,但最后一點可能會有人有疑問,為何要在成熟期前就花這么大投入去實現這么一個游戲呢?
我認為這其實涉及到你是不是愿意成為那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相對較早布局的公司才容易成功,等到所有人都愿意吃螃蟹了你還能分到一個螃蟹腿嗎?所以國內有能力去實現的只有少數幾個公司,雖然在ingress百度貼吧內我也發現了一些正在嘗試的國內團隊,但最后都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失敗,或仍在茍延殘喘。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類似于ingress這樣的游戲還是會越來越多,畢竟AR與VR是游戲行業可能爆發的下一個增長點,那一天也終將到來。
游戲需要全程梯子和谷歌賬號。
VR游戲,就是一種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的超贊游戲,但是須使用VR設備才能更好體驗,給你最震撼的感官體
進入專區>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