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在Black Task工作室接下了《戰爭機器》后,不斷的擴大開發團隊,僅僅兩周就加入了12名新成員,開發組稱,《戰爭機器》將給玩家們帶來最好的視覺效果與頂級血液...
在Black Task工作室接下了《戰爭機器》后,不斷的擴大開發團隊,僅僅兩周就加入了12名新成員,開發組稱,《戰爭機器》將給玩家們帶來最好的視覺效果與頂級血液...
Black Task工作室已確認他們將接手《戰爭機器》(Gears Of War)新作的開發。為此工作室已經新增加了13名新成員,更有趣的是,從Black Task發布的招聘廣告來看,錄用的資格與要求給了我們一些關于新作發展方向與目標的提示。
(幾乎每一則招聘廣告都重點提到了):“要有未來題材的原創構思和了解微軟游戲平臺設備并將其挖掘的能力(應該是對Xbox One硬件潛力進行最大化的挖掘,即充分利用機能)。”“盡可能地讓粉絲們滿意,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
看到這里你也許被制作組的野心所俘虜,不要著急,我們繼續往下看:
一則招聘海報上寫著,“工作室需要一個高級渲染工程師,提到游戲會利用頂級的血液渲染技術來達到3A大作中最好的視覺效果。”同時,還要求應聘者會使用并優化“業界領先的實時圖形渲染技術和特效”(industry leading high performance real time graphics features and effects)
我們已經知道Xbox One上的《戰爭機器》新作將使用虛幻4引擎,制作組對Epic提供的新技術十分滿意(包括DX10和DX11特效的應用)。但這并不意味著游戲就不使用DX12的新特性,雖然還沒有開發者用DX12做過開發。實際上DX11并沒有完全利用系統多線程來渲染物體,而DX12的主要特性中卻包括對多線程進程的優化和高效的調試。
目光移到游戲的藝術制作上,一則招聘上指出制作組需要一名藝術指導,指導內容包括游戲環境、人物、過場,概念圖,光影,動畫,FX和UI等。有趣的是應聘者必須是工作上的多面手,不論是照片級或高度風格化的東西都要能夠應對。
這里我們有多種猜測:Black Tusk工作室可能僅僅是需要一個“多面手”的藝術指導來承擔將來各種各樣的項目要求,也有可能是《戰爭機器》新作的風格仍未確定。或許新作將包含不同風格的過場和體驗(例如極具真實感的游戲體驗和漫畫風十足的過場動畫 )。又或者,制作組將來不僅僅只開發《戰爭機器》這一系列游戲。
其中第②條和第③條是非常非常可信的,意味著應聘成功者有對《戰爭機器》新作藝術風格的決定權。
廣告中提到過外包,說明Black Task很可能將部分相關內容交給其它工作室來完成。
一則招聘廣告提到尋求一名新的游戲設計師(最好有Kismet的使用經驗,其中Kismet是虛幻引擎工具中的一個可視化腳本調試工具)說明制作組想要在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同時又有一則招聘游戲工程師的布告,要求是有開發過合作模式的經驗,這意味著COOP模式將回歸該系列。
根據一則招聘首席聯機對戰設計師的布告來看,系列特性將會保留。多人聯機將成為游戲的重點打造對象。招聘明確要求應聘者要有制作過“業界領先的聯機模式”(industry-leading multiplayer experience)的經驗和盡可能保留系列前作的特性和地圖設計。這意味著Black Task想要新作有原汁原味的《戰爭機器》風格。
一則關卡設計師招聘提到應聘者要能制作“爽快和帶有動態效果”的關卡和包含大場景設計的游戲機制,使游戲和每一瞬間和內容都刻骨銘心。游戲劇情依然采取線性手法,敘事流暢而且一氣呵成。
一則布告指出制作組需要一名高級在線服務工程師(Senior online service engineer)有能力使服務器承受高負荷的運載,用來幫助主機平臺與其它移動設備屏幕之間的互動(這預示游戲在某些方面可以使用Smartglass來操控)。同時要有Azure云服務器的使用經驗(預測新作和泰坦隕落的聯機機制相同)。
最后,另一則類似的廣告指出他們還需要一名首席在線服務工程師,來打造新一代云端服務來實現《戰爭機器》數據的互聯(包括主機、網絡、移動終端,類似于Battlelog)意味著云端服務可能不僅僅是為了Xbox One這單一平臺,更像是為了這個游戲打造一個環境。能很好地利用Azure云端服務器、融合多種新鮮科技元素是候選者必須具備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上則廣告和光環(HALO)制作組343的十分相像,推測343和Black Tusk之間可能有合作或者二者對自家游戲“文化打造”的理念是相同的。
兩個月后的E3展會上我們是否能見到這款《戰爭機器》的新作?很有可能。至少有一件事可以確定:我的好奇心已經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