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與世界游戲市場比較,日本游戲市場顯然是一個畸形而具有特色的孤島。任天堂一直倚靠著這樣的市場,并打算守護它。不幸的是,這座孤島已經漸漸沉沒,而任天堂也許會是那個跟著它一起沉沒的家伙!
與世界游戲市場比較,日本游戲市場顯然是一個畸形而具有特色的孤島。任天堂一直倚靠著這樣的市場,并打算守護它。不幸的是,這座孤島已經漸漸沉沒,而任天堂也許會是那個跟著它一起沉沒的家伙!
談起日本,撇開民族情節,日本人可以說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就如日本文化研究書籍《菊與刀》所寫“他們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斗、喜新而頑固、服從而 不馴。”日本人的這種兩面性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游戲業也是如此:這個小小的島國有著無比發達的AGC文化,向全世界輸出著優秀的游戲、動漫,卻同 時是一個極其封閉的游戲市場,難以被外來者侵襲,它甚至被人形容為一座“游戲業的孤島”。
而任天堂這家土生土長的日本公司,可以說是這座游戲孤島的最典型代表。
任天堂旗下的重量級IP(知識產權)無論是數量還是影響力,都無人能敵
任天堂:30年游戲傳奇走下神壇
曾幾何時,任天堂的馬里奧、口袋妖怪幾乎霸占了全世界玩家的電視和掌機屏幕,Wii和NDS掌機成為很多人娛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舉2008年數據為例,當年日本全年家用機游戲市場規模約5826億日元,而任天堂第四季度單季的全球收入就超過1.67萬億日元,Wii和NDS在日本本土的銷售數量超過PSP、PS3、Xbox360在日本售出數量的總和。
然而,智能手機的興起和網絡游戲的發展改變了這一切,盡管任天堂堅守陣地,但仍然難以阻擋國際市場的風云變幻,這家30年日本游戲業的傳奇正在走下神壇。
經過幾年不斷的營收萎縮,2012年4月,任天堂發布2011財年合并財報稱,公司蒙受了成立30多年以來的首次虧損,游戲機銷量不佳以及日元升值引起的匯兌損失是虧損的主因,多項數據未達分析師預期。
此后,該公司次世代主機Wii U銷量持續低迷,并伴隨著市場變化、競爭者的出現以及玩家的口誅筆伐愈演愈烈。
上周末,任天堂終于公開承認WiiU主機完全失敗,分析師建議該公司停產Wii U甚至退出硬件制造,致使任天堂股價當天暴跌12%。任天堂社長巖田聰預計公司截至3月底可能虧損3.36億美元,這將是它的連續第三年營業虧損。
一座漂浮在移動互聯網巨浪中的孤島
即便財報慘不忍睹,手握許多重量級IP(知識產權)、在手持設備的游戲開發上有無數經驗的任天堂,仍然咬緊牙關,拒絕涉足“錢途無量”的手游業務。
2013年11月份的一次采訪中,巖田聰面對移動設備難擋的氣勢,依然在以一種“樸實的堅持”來應對。
“智能機并不是任天堂的敵人,而是伙伴。但社交游戲公司利用用戶的優越感和虛榮心,讓其不斷付費,不能夠建立公司和用戶之間長期的關系。”巖田聰稱,“任天堂會用屬于自己的方法發展社交游戲,守護健全的游戲世界。”
2013年12月底,任天堂北美總裁Reggie Fils-Aime稱,“用很低的價格把游戲放到所有的智能設備上的話,任天堂將很難盈利”再次否定了任天堂涉足手游的可能性。
直到上周宣布Wii U失敗、公司繼續虧損,巖田聰還是拒絕一切轉型手游的苗頭,他以最近大熱手機游戲《Puzzle & Dragons》(《智龍迷城》)為例,稱該游戲移植到3DS的版本一個月內便賣出超過100萬套,說明手機和游戲機并不一定不能相容,“關鍵是找到合適 的宣傳手法,讓手機用戶也注意到任天堂的游戲,并鼓勵他們購買主機和游戲。”
一方面在股價和銷量的資本漩渦中掙扎,一方面傲嬌地堅持著自己所謂的“游戲理想”,日本人的兩面性在任天堂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游戲世界沒了,又要上哪里去守護?
巖田聰說要守護健全的游戲世界,可如果游戲世界都沒了,又要上哪里去守護呢?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1月20日的報道,2013年,日本國內家用游戲機及游戲軟件營業額只有4089億日元,較去年減少了9%,并且連續六年呈下降狀態。而與家用游戲機和游戲軟件相比,更多人開始迷上了智能手機自帶的游戲。
任天堂社長巖田聰
市場份額的縮小不僅體現在本土市場,在國際領域更是慘不忍睹。在2002年時,日本的游戲產業占世界的游戲市場份額50%的比例,而根據一份2011年末的統計數據,這個數字已經跌落到了10%。
任天堂所堅持的游戲機市場正在日本本土面臨崩塌。甚至連日本這整座游戲孤島也在瓦解,曾經“不食人間煙火”的日本玩家,在智能手機的沖擊下,游戲選擇變得多元。
面對市場環境的根本變換,任天堂似乎還未找到真正的出路,除了加速新一代硬件產品的迭代和開發之外,將更多像《智龍迷城》這樣熱門手機游戲向掌機移植,甚至放下身段開發手機游戲,或許才是這家30年游戲傳奇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