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不管你樂不樂意,事實上目前游戲界中絕大部分的游戲主角為白人,這似乎是一種“種族主義”,對于這種現象,小伙伴你怎么看?
不管你樂不樂意,事實上目前游戲界中絕大部分的游戲主角為白人,這似乎是一種“種族主義”,對于這種現象,小伙伴你怎么看?
在全球一共有6大類不同顏色皮膚種類的人,而不同膚色的所爆發出的種族主義曾讓人類付出慘痛的代價,人類一直努力要將其消除,另一方面即使在今時今日種族主義問題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先不談現實中的問題,在充滿奇思妙想的游戲世界中,種族主義是否也存在呢?NewScientist曾經做了一個調查,游戲中的主角有85%是白人。
另外,大小孩喜歡的超級英雄也是白人為主,游戲、動漫世界中由白人統治,已經有一段漫長的歷史。
YouTube上著名的游戲節目Game/Show列出了今年一些主要游戲大作,如《生化奇兵:無限》、《GTA5》、《美國末日》、《羞辱》等,主角無一不是白人。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例外,如《鏡之邊緣》讓人一眼難忘的小眼睛亞裔女主角,但坦白說這些例子實在是絕少數。
游戲世界中,至少在目前,白人乃主角們的默認設定——相對的,反面角色則沒有這個問題。
但當然我們不能武斷這就是種族主義,或許有其他原因?
節目中就有這么一個觀點,對于動畫或游戲制作人來說,頭發是一個最大的挑戰,而例如黑人的天然卷,對于程序員來說就是一場噩夢。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游戲復雜的游戲光源中,白人的臉有更強的辨認度,特別在目前許多游戲設計在黑暗環境,如地下城、城堡、末日世界等等,假設如果主角是一名深膚色人種,我們就看不清他/她的臉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于少數族裔來說,這仍不足夠有說服力。那么是市場的原因?貌似也不對。
就例如尼爾森的一份數據顯示,美國黑人玩電視游戲的時間就比美國白人長。
不過節目沒有提及的觀點就是,目前在美國的游戲開發者行列中,白人依然占多數,也許這間接決定了目前游戲的審美無可避免向白人靠攏。
這讓人聯想到,近日《憤怒的小鳥》這款以鳥為主角的休閑游戲也被指有種族歧視嫌疑。
如這幅游戲海報所見,有人指出,當中 “飾演” 電影中主角的小鳥,如天行者(紅)、韓索羅(黃)、魁剛·金(米)、莉亞公主(粉)這類白人角色,鳥的顏色是多種多樣的,并不會刻意與角色膚色同步。
但有兩個人類角色是例外,那就是梅斯·溫杜和巴拿卡隊長這兩名黑人角色(如紅圈所示),飾演他們的小鳥卻不約而同采用了深褐色的設定。
于是有人質疑,游戲是否在釋放一種信息,白人角色的膚色在游戲中是不重要的,但有色人種卻和那些機器人或者穿著盔甲的角色一樣,他們的膚色同樣成為確定他們身份的標記。
這涉及到正面歧視(positive discrimination)的問題,也許游戲設計者并不是故意為之,也許這種 “貼心行為” 僅單純為了增強非白人角色識別度,但這種 “差別對待”,無意中卻貼上顏色標簽。
游戲是一份樂趣,提這個問題是否太沉重了?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游戲,why so serious?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因為在公共媒介中(如游戲、電影),人們通過里面的角色,來恒定各自在社會中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