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當玩家們對于一個游戲系列表示興趣的時候,開發商一定會努力做出續作來滿足大家,并不會考慮是否能夠延續經典,這也就是無數坑爹續作不斷出現的原因了。
當玩家們對于一個游戲系列表示興趣的時候,開發商一定會努力做出續作來滿足大家,并不會考慮是否能夠延續經典,這也就是無數坑爹續作不斷出現的原因了。
在當今的游戲界,只有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游戲作品才有出續作的可能。這不光是站在商業角度所做出的考量,這也意味著開發者們期望復制成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想再次輝煌一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可以看到許多游戲續作一年接一年的推出,無論是因為趕工,還是游戲方向的改變,開發商的壓力,或只是因為第二次制作沒有獲得玩家的鐘意,許多游戲都命短。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回顧游戲史上令我們失望,彷徨,痛心疾首的十大垃圾游戲續作 。
10.《龍騰世紀2》(2011)
在BioWare拿出萬眾期待的《博德之門》后繼者《龍騰世紀:起源》的那一刻起,《龍騰世紀2》便注定無法超越前作了。最重要的原因是,開發者選擇了個老太太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的故事,而對于許多主流玩家來說游戲也太過簡單,《龍騰世紀2》真的成為了這款硬核RPG游戲的終點?
BioWare為該游戲引入了多結局與多種角色自定義系統,但都徒有其表,并且為玩家所詬病(顯然,Bioware也知道)。“拿來主義”的環境,用中心替代了開放世界,游戲玩法更像動作游戲而非RPG游戲,開發商的種種行為無數次的惹惱了忠誠的玩家們。
《龍騰世紀2》是BioWare總體設計趨向于主流游戲大作改變的標志,《龍騰世紀:起源》讓玩家重新認識了BioWare,《龍騰世界2》讓玩家們再次認識了BioWare。
9.《生化危機6》
舉起類型游戲的大旗并非易事,并且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生化危機》系列就一直支撐著生存恐怖游戲的光榮傳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在《生化危機6》中,粉絲們領教到在卡普空的《生化危機》絲毫沒有恐怖的意思。正如他們所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作品也在改變。
里昂線讓我們回首往事,之后恐怖便被動作所取代而消失殆盡。與其說是《生化危機》不如說是《戰爭機器》,《生化危機6》給玩家們發出了一個訊號,開發者們情愿吸引更多的受眾而非他們已經建立的一小撮玩家基礎。
本作的主要問題并非是戰役任務的質量,而事實上開發完備的恐怖游戲,既可以擁有令人難以忘懷的劇情,也可以擁有僵尸大屠殺般的快感。它是一種混合體,并非是玩家們心目中所期待的《生化危機》。
8.《重鐵騎》(2012)
在游戲領域內嘗試模糊擬真游戲界限的游戲中,《重鐵騎》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一款作品,其代入感真實超一流的。現在這款游戲的擴展控制器上市了--包含40個按鍵,控制桿和踏板--使得這款控制器在外設領域中臭名昭著,但用了此控制器的感覺就是,你好像真的在駕駛《重鐵騎》中的一輛坦克。
本作登陸次時代主機聽起來像是白日做夢,直到卡婊確認了由Fromsoftware制作的《重鐵騎》將登陸360。游戲將使用Kinect來取代之前笨拙的控制器,讓玩家在虛擬駕駛艙中揮灑激情與汗水。
《重鐵騎》為人詬病的是Kinect對身體動作的讀取不能,并且整個駕駛方式錯誤滿盈。坦誠地講,除去對游戲精細的操控感之外,這游戲什么也不是。
7.《傳奇米老鼠2:雙重力量》
當這款游戲發布的時候有許多老男孩駐足觀看:Warren Spector,《殺出重圍》,《系統震蕩》和許多經典角色扮演游戲都出自他手。他現在正在為迪士尼制作米奇老鼠的游戲。在世界真正認識《傳奇米老鼠》之前,人們都想知道它會是什么樣子的。
雖然《傳奇米老鼠》并未取得他們所期待的重大性的成功,但本作還是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但是《傳奇米老鼠2:雙重力量》卻沒有happy ending。
《傳奇米老鼠2》解決了前作中許多的問題,但是該作卻又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所以,該工作室關門大吉了。看到有續作拯救初代游戲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但可惜本作是個坑,給這款游戲補了一刀。
6.《轟炸超人:Act Zero》(2006)
之前我們說的續作都是令我們好生失望的,但本作的續作不一樣,因為它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不知道Hudson Sodt中是誰想出來的點子,讓這位有名無實的英雄“更新”成為一個未來機械戰士,但希望他們的設計可以奪回人心吧。
表面上看,《Act Zero》的設計更像是一個笑話,我們認為這款游戲什么也不是,不,更像是一場惡夢。游戲本身將卡通風格的主人公變成了一部殺人機器,讓游戲充滿了錯誤。
鑒于《Act Zero》的失誤,我們終于能理解為什么任天堂一直老瓶裝新酒--不過都是陳年好釀。
5. 《班卓熊大冒險》(2008)
曾經一度作為飽受贊譽的游戲角色制作商,Rare 在2002年被微軟收購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但這不還是不能阻止玩家關注《班卓雄大冒險》第三作的期待。
在微軟X06大會上他們以一部宣傳視頻來宣布這部熊鳥二重奏將回歸360,玩家們迫不及待的等待著這款廣受好評的N64系列游戲將重拾榮光,比比前作的細節更豐富。
結果是令人悲傷地,《班卓雄大冒險》并不是粉絲們所期待的嘉年華大作,而是一款強調建造載具的競速游戲。
雖然從技術角度上說《班卓雄大冒險》并沒有徹底失敗,但這款作品并不是粉絲們所期待的,不是玩家們所期望的二人組。
4.《無限試駕2》(2011)
曾有一段時間《無限試駕》的開發商像玩家們保證了一款開放世界,社交整合的模擬競速游戲。最為眾多賽車游戲的一款,在平臺早期就有著極高畫著的《無限試駕》贏得了許多玩家的贊賞,所以其續作的呼聲很高。
不幸的是,《無限試駕2》很快的便偏離了軌道。這樣一款野心極大的,吸引人的新關卡和帶有網絡連接的模擬競速游戲被錯誤的執行計劃害死了。
尷尬的使用者界面,笨拙的社交系統阻礙了社群的成長,模擬競速也沒能追趕上潮流總之這一切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Eden Games給我們帶來了徒勞無功的作品,而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有閃光點的游戲。
3.《星球大戰:原力釋放2》(2010)
在令玩家的一系列失望后,LucasArts以一款《星球大戰:原力釋放》讓人眼前一亮。本作講述了Darth Vader的神秘學徒的故事,游戲想法設法的去做根部不可能的事情:為我們帶來精細的,有深度的,可自定義的第三人稱動作游戲,還有真正能成的上《星戰》的故事。
續作就是一款用錢堆出來的游戲,從故事角度上說,第一部游戲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的解決。但在《原力釋放2》中,故事竟然被剪了,替換成和游戲設計壓根不相稱的故事,讓我們感覺這部游戲就像趕工出來的而不是收到了靈感啟發的游戲。
Lucasarts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也許在電影屆有天賦的并不一定在游戲界有建樹。古話說的好:“隔行如隔山”。
2.《最終幻想14》(2010)
萬眾矚目備受期待的網游最后在上市時都會出現問題,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最終幻想14》出現的不是‘問題’,而是如巨石落水版的‘災難’。
最為《最終幻想11》的后繼者--《最終幻想》本身就是一款開創性的游戲,同時也是系列游戲中最賺錢的--粉絲們期望著和以往一樣優秀的游戲。
但他們的道德卻是一款滿是bug的,制作粗糙的MMO游戲,更有許多玩家由于游戲渲染原因連游戲都玩不了--他們真幸運。最終,開發商別無選擇只能關服,并且重新設計游戲。
回爐重造后的游戲可能會成功,但沒有什么游戲的網游續作能有本作這么糟糕。
1.《永遠的毀滅公爵》(2011)
這是一款人們認為永遠無法完成的游戲;并且曾經一度是,但現在大多數玩家還是期望這款游戲還是別出的好。一提到最失敗的續作時,玩家腦袋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肯定是《永遠的毀滅公爵》。
這個粗俗英雄在90年代是PC射擊游戲的化身,它伴隨著玩家們的成長。并且本作也告訴了全世界一句真理,公爵永不滅。
如果這款游戲沒有跳票10年我們就無法知道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如果Gearbox不購買下該作的版權,玩家的三觀將會是如何的完整。
我們所知道的就是這部作品并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糟糕的設計,垃圾的劇本,這一切都是對玩家的一種毒害與侮辱。這并不可笑,只是可悲。
可愛的玩家們,你心目中的垃圾續作是什么呢?希望《血獅》能出續作,那么我的這篇文章也能出續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