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盛大的持續發展之路
盛大的成功,不在于收購多少企業,而在于整合
關于網游產業的娛樂化發展模式,我們拿作為網游產業龍頭的盛大來做樣本分析。
盛大近幾年來一些列的收購,已經成為下轄盛大游戲、盛大文學、盛大在線、華友世紀、盛世影業五大業務公司的控股集團。主要業務也從游戲、文學拓展到音樂、影視、無線、視頻等領域,盛大娛樂帝國的框架已基本完成。
盛大在幾年前就有此遠見,提出做迪斯尼模式,是偉大的構想。但是現在盛大的成功,不在于收購了多少企業,而在于能不能整合成功。而整合成功,需要一只強勢品牌,也就是一個屬于盛大自己的米老鼠,然后用這個米老鼠來把不同領域的業務,整合成一條縱向的產業鏈。
所以盛大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和困難。因為不僅是外部業務的整合,也是內部部門框架的整合難題,這將嚴重考驗著盛大新時期的運營能力。
網游其實是小眾商品,而影視才是大眾商品。
像盛大這樣的大型網游公司,每年都會推出眾多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但單個的產品影響力都有限。而盛大的模本——迪斯尼,則是不斷地在屏幕上重復米老鼠、唐老鴨這幾個數量有限的形象,使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網游的產值盡管產值已經超過電影和音樂,但是從用戶人數來說,網游仍然是小眾商品。用戶一共才千萬級別。怎么把網游和網絡文學這些小眾商品變成大眾商品,是盛大需要解決的。在網游或文學眾多人物產品的選擇上,需要篩選出來一個重點產品,也就是屬于盛大的“中米老鼠”為核心,理出一條縱向產業鏈來,而盛大目前的產品還沒有一個適合。如果做不到像米老鼠這樣強有力的品牌,那么一切都是空談。
盛大的非主流產品何時能占據主流舞臺?
盛大是一個龐大的帝國,市值要比華誼、光線等傳媒集團大許多倍。但網游是一個小眾產品,身為網游巨鱷的盛大,從傳媒影響力的角度來講,其實還屬于非主流。盛大在游戲市場名列前茅,并基本壟斷了網絡文學市場,但是游戲和網絡文學都是奇幻題材,在中國屬于非主流,而影視劇的主流還是非常非常傳統的題材,很少有奇幻題材,并且國內拍攝技術也不達標。影視劇的觀眾都是30歲以上的人,他們不看這些,覺得內容太荒誕,離他們太遠了。
所以盛大需要把文學和游戲的市場擴大,變成在主流人群中也有影響力的品牌。如果沒有一個米老鼠那樣的強勢品牌,是根本撬動不起來盛大的這么多渠道的。迪斯尼模式的成功,在于其賣座大片模式,例如《獅子王》、《加勒比海盜》,賣座大片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因為有以米老鼠為首的一大群卡通明星。而市場的良好反應使得迪斯尼可以號令和整合渠道,并擁有越來越強的市場議價能力。
網游和電影以及衍生產品這個產業鏈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問題,盛大有的是錢。最大的問題是中國二元分化的這個國情的矛盾。也就是就是新潮的游戲或文學產品,跟嚴重落后的主流大眾用戶的欣賞水平和習慣之間的矛盾。現實市場很殘酷,這個現實,足夠讓比盛大還強大100倍的公司成為先烈。在這個市場規律面前,連盛大這樣的大公司也是渺小的。
誰來幫盛大整合這一堆復雜的模式?
大家知道,盛大是參照迪斯尼的模式。迪斯尼模式是一開始就從一個虛擬明星人物(動物)為基礎來擴張,所有的業務如電影、演出、主題公園等是為了這個主題來服務并盈利。迪斯尼的利潤乘數模式就是其知識產權米老鼠,不只是一次使用,而是10次20次以上地使用在不同的領域。
盛大可以模仿出來迪斯尼的模式,但是模仿不出來米老鼠。盛大的成功,在于能不能整合成功?而整合成功的方法,一定是有一個強勢品牌,用這個“米老鼠”來把這些不同領域的業務,整合成一條縱向的產業鏈。
對于盛大來說,要實現迪斯尼夢想,必須具備像迪斯尼一樣做縱向產業鏈這樣的基因,而不能僅僅是喊口號。目前盛大部門框架是橫向的,而不是縱向的。各業務線都是獨立的,很難整合。盛大盛大下一步,可能需要新設一個整合部門,這個部門一定是陳天橋親自領導的,是用不同的“米老鼠“來整合各個各個業務線的。或者收購一個公司,一個能專門做網游和電影、音樂等衍生產品的整合的公司,來幫助盛大梳理產品和業務線。
只有整個企業的人和部門,和企業文化都是按照做縱向的思維和模式來設定,才有可能實現迪斯尼夢想。而這個基因的重組需要動大手術,需要有鳳凰涅槃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