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八節:網絡游戲中的女性歧視
導言:
玩魔獸世界的女性玩家時常被男性玩家假定為不會玩,需要倚賴男性。不管看文章的你/妳主觀意見如何,這是常見的事實。
魔獸世界因為需要高度的組織性、策略性、技術性,和現實社會有很多雷同之處,這點也是現實社會觀念反映在游戲內。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20多歲的人,你一定記得小時候曾在電視上看過政府在推廣“同工同酬”的觀念,導正社會風氣,因為當時男女性即使做的工作量和困難度同等,時常可見女性員工的薪水較低。
因為傳統觀念認為許多工作都是男性的領域,盡管是坐辦公室不需要勞力的,女性依舊被老一輩的人認為不如男性,或者做不久,因為傳統觀念要求女性在家里相夫教子,一般職業婦女也都會面臨到強大的壓力,特別是當你懷孕或生小孩的時候。這同時也是一種雇主剝削勞工的借口,給的薪水越少,老板就賺更多。多雇用幾個女的就能多賺一點,而且同樣強力。傳統社會就是儒家(教)的社會,層層禮儀標示了你的階級地位 (盡管大家都是照理說平等的成年人),而女性位居最末位。
盡管這看在今天好像無恥又愚蠢的很不可思議,卻只不過是幾年前的臺灣社會風氣而已。當時更夸張的還包括兒童性奴隸方面(被粉飾太平的美名,雛妓,某些專門粉飾美化傳統文化的儒教信徒,至今仍不愿將被巧立名目擄獲并強迫**的婦女正名為性奴隸,因一詞范圍包括自愿且未受奴役的性工作者,而掌握這個權限的老一輩大多信仰儒家,并習于美化粉飾傳統或某些和婦孺有關的隱性社會問題,比如幾年前和女性相關的家庭暴力防治上便遭受來自儒家(教)的強大社會壓力)
當時被警方查獲的少女性奴隸,一旦出了警局門口立刻又被"抓"回去。同一個時期,遭受強暴的不幸者承受的最大傷害,并非強暴本身,而是來自社會貞操觀的異樣眼光,傳統社會對于譴責被強暴的女人的興趣和意愿,遠高過對于強暴犯,壓力大到成為讓以前很多強暴受害者幾近精神崩潰的主因。早期很多被強暴的女人在親友壓力下被迫和強暴犯結婚,因為親友覺得"妳被強暴"很羞恥,造就非常多的怨偶。
臺灣在性別問題上,在最近幾年歷經了非常非常劇烈而且不同的變遷,這些事情看在今天很不可思議,今天許多問題看在不久后,也將是同樣的不可思議。
同樣的在游戲方面也一樣,游戲也被認為是由男性主宰,而女人不行的場合。特別是魔獸世界這樣需要高度技術性、策略性、組織性的游戲。
PVE 領域:
先由PVE領域來慢慢切入,最后說被認為相對更是男性才能勝任的PVP領域。幾年前魔獸剛推出只有60級時,構成玩家絕對多數骨干的男性,認為擔任副本MT只有男生才行,甚至不少人下意識的認為玩戰士的一定不是女性。主治療者也被認為只有男性才能勝任,女性玩游戲只能捕捕相對較不重要的一般隊員。這種觀念后來被許多優秀的女性治療玩家打破,如今副本團隊見到女性擔任主補并不會讓大多數人覺得意外。但一開始可不是這樣。
60 級時代,我認識一位女MT,同時也是會長、RL。該會長照顧某幾個男性會員就好像媽媽帶小孩,攻略、藥水、打法、注意事項、副本指揮等全部由女會長負責,公會事務包括倉管也是。在她wowquit后,幾個不努力的任性男性會員便自覺被(媽媽)拋棄,懷恨在心,私底下閑話說該會長其實是個男的。
本人了解其說法后,并無發覺他們有何可靠依據,追根究底反而是偏向“當MT、RL又當會長,這么厲害的玩家怎么可能是女的,一定是男生反串”的傳統觀念:“女性玩游戲一定很嬌弱,需要靠男性”。這就和傳統觀念對女性在工作場合的歧視雷同。
女性主捕,原本也被當作不可思議,直到許多女性玩家以優秀表現取得團隊信任,才開始廣為接受。我加入過一個大陸工會,其主捕就是女的,而且還在語音上面“指揮”其他人補血的配合,給人感覺十分的強力、可靠。
兩性的"被要求"落差:
惟PVE領域上,女性MT今日許多男性仍覺得不可思議,盡管也有少數女性當MT。一方面固然是多數女性玩家都偏向喜好玩治療職業,但另一方面卻同時也包括“玩圣騎都被叫去補血”的團隊壓力。當“妳”玩圣騎想當坦,卻被叫去補時,沒錯是也有其他男性和你一樣,但"妳"可能不曉得,因為傳統觀念的關系,如果妳是個男性,你面臨的“轉捕”壓力可能較為輕微。
一般男性玩家對女性玩家,出于傳統觀念就是“女性擔任dder/坦一定不行,女生只能擔任輔助角色例如治療者”(這就是傳統小女人的印象,對應到游戲內的同質框架)
前者dder部分已被打破,但是坦的部份因為坦克人數極少,并且女性玩家較少人選擇鎧甲職業(除圣騎士),仍很普遍的存在于多數男性玩家心中。
要記住,這些男性把自己對女性的刻板期望、傳統觀念的小框架強套到"妳"身上時,他們并且不認為是剝奪了妳的意愿,他們會覺得“你本來就喜歡這樣,因為你是女的”,就好像許多人認為女人處在父權體制下,當個叫做妻子的附屬角色兼男人財產,自古以來天經地義。
當近代和現代的女性主義者指責這些行為時,這些男性的反擊是“你們不要用自己的觀感來強套到別人(被強加傳統期望小框框的傳統"小"女人)身上,搞不好人家覺得很幸福,人家就是喜歡這樣啊”。
有機會妳們好好的思考一下,發生在游戲內你們身邊的情況是否雷同。
PVP領域,游戲中的透明天花板:
接下來切入一般觀念中更為由男性主宰而女性不行的PVP領域。即使在歐美服務器,也存在此性別歧視。我曾經在美國官方論壇上,見過男性玩家發文問說:“副本有很多強力女人在打了,但你們有見過女孩在PVP表現很強的嗎”? 并且在幾個男性的一搭一唱下,輕易做出這樣的結論:“哈,女生在PVP都失敗透頂了 (原文用suck)”
此舉招致全世界最強的PVP德魯伊玩家之一“HAFU”進入響應,這幾個男性一開始還搞不懂狀況,直到另一女性玩家響應說“你們還不知道Hafu是誰吧”?
HAFU 除了是全世界最強的小D玩家之一,同時也是最強的女玩家。曾經上過世界排行榜第一名,也拿過線下賽的冠軍(參賽選手只有她一個是女的),奪得獎金,是個華裔女玩家,當時年約19歲,而且不是個女胖子或丑八怪。男性小D玩家,只有不到一兩個同樣拿過第一的男性可以與之比擬,其他99.9999999999999999999%的男性,技術上都在HAFU這女孩面前相形失色,但多數男性玩家即使知道此人,卻仍舊保持著他們的性別優越感。
起步困難,因性別而被排擠:
臺灣服務器我遇到過大陸女玩家,他們說“我以前在"國服"的競技場隊友知道我是女的后,就把我踢了”。因為他們覺得女性不行,性別歧視在社會發展和社會風氣演變,相對較為落后、保守的大陸,特別是在網絡上,仍遠比臺灣嚴重。
逛過大陸魔獸論壇的就知道,大陸男網友向女生要照片,你如果不給,一群人就會很武斷的說你是人妖,他們覺得女玩家有義務向不熟的男性提供自己的照片。
我也曾在大陸的NGA看過有男性玩家說,他們知道自己的隊友是女性后,就不再跟"她"打了。(但是也有一群大陸人在臺灣拿下s7無情斗士,主動尋覓了一位臺灣的女治療玩家,一起拿了第一名頭銜,沒錯,臺灣也有女性玩家拿下競技場第一名,頭上掛著"無情斗士")
可別以為臺灣的男性玩家都反過來哈的要死,他們和那些大陸男性玩家一樣,一旦是以沖高分為主軸,便也常會排斥女性玩家。
就曾有不只一個人和我說過:“某隊友是女的,技術會強嗎?我們分數會不會打不高?”(他們此前從未和這位女隊友有任何接觸過,完全因性別先入為主)
我認識一位分數曾經一度接近2500的女術士玩家,她說很久以前她剛開始打競技場,還在吃便當時,也曾經被(便當隊的)男性玩家嫌棄過:“女生打什么競技場阿?即使是便當也想打高一點”。
若她當時就因而放棄了,那么魔獸世界就會少了一位幾乎2500的女玩家。當初嫌棄她的那位男性便當玩家,今天大概仍然在吃便當吧....。
這就是多數臺灣男性玩家,出于女性在許多非關勞力的領域依舊不行的傳統觀念的映射。
晉升時的透明天花板、部分女性的致命迷思:
另一點是致命的..。.今天出于傳統大男人觀念:“男性較強”,許多年輕男性已淪為“男庸”,而年輕女性也樂于倚靠男性,讓男朋友當隨傳隨到的全職傭人,卻不知道這是傳統觀念對女性的鄙視“女性較弱”(什么樣的生物會愚蠢到,扮演主宰社會價值體制的強勢者,卻把自己搞成傭人還有著高度優越感?這就是傳統大男人,他們不只無恥的荼毒女性,即使"你"是個不爽傳統大男人的現代理智男性,你一樣無法自外于他們的愚蠢拖累)
很致命的,許多女玩家在游戲中并不了解PVP男性玩家的傳統刻板觀念。在游戲中仍當作和現實一樣,以為"假裝"嬌弱,假裝自己較弱,假裝自己需要人"保護",男性玩家就會樂于帶自己打,實則導致自己被貼上“弱者,技術不行,不可靠”的標簽,而遭到仍占有絕對多數的男性玩家的排斥。
當一個隊伍打不順時,不強勢的女性隊友便容易淪為替罪羔羊,被當作是打不上去的原因。但卻常見嫌棄女性隊友的男性,換了幾個隊友/隊伍后,分數還是和原來差不多。女性玩家若喜歡"假裝"嬌弱,便容易趨于被動地位,其他男性隊友即使實力和妳差不多,也會自以為能騎在妳頭上,對妳指指點點,甚至把妳踢出,然后他們分數還是根源來差不多。
競技場的瞎罵文化:
競技場還有一種亂罵文化,很多人亂罵的時候,并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么事情,完全是憑直覺的亂罵,并且經常罵錯,導致糾紛。但是常罵人者,卻容易被"誤認"為較強、較了解,并因此獲得領導地位。罵錯,并不會讓你們的問題改善,下次還是依舊會出問題,因為都沒觸碰到問題所在,然而競技場超過一半的"罵",都是此類胡亂瞎罵。
很多人只是輸了就會不爽,不爽就會需要發泄,發泄就亂挑一些自己也不了解的的事情來罵,比方說他根本沒看到也不知道你剛剛怎樣,卻憑空亂指稱擬剛剛怎樣,又犯了什么錯。
一般PVP經驗較少的人,普遍無法辨識此類不正確的亂罵。而女性玩家因為種種因素,普遍PVP經驗較少,故很大比例都分布在這個會被亂罵還不自覺的族群中,還真以為是自己不行。
這就是現實世界的“透明天花板”,在游戲中的映射。但"妳"在游戲中,不只是"升遷"較為困難,打從一開始要用妳的人,就比較少,起頭就難,發展也難。
傳統父權體制,對女性的工作權的制約,從一開始愿意用女性者就比較少,發展也較為困難,隨便一個理由就能要"妳"走人,比方說日本企業在國外并購歐美企業后,還有日籍主管,對歐美女性職員說“女性就應該在家里帶小孩”,將其冷落,不久后解雇,并因此吃上官司,這是去年的事情而已。這和目前我所談論的游戲內情況,基本上是一樣的。
強力女玩家實遇:
我曾經和一個大陸女牧師共組5v5隊伍,隊伍有一半的人是她主動找來的,剩下一半是我。這位女玩家主動搜尋"獵物"(隊友)的技巧和手腕,并不在我之下。這搜尋"獵物"的能力和過程,就好比現實社會中某些人喜歡把男性掛上"獵者"角色一樣,她是唯一一個懂得用armory來搜尋全服務器所有可物色對象的我共事過的隊友。
多數被我用armory主動接洽的陌生人,都很意外的問我"你怎么找上我的?那位女玩家的"獵物們"反應也一樣。
有別于一般隊伍男性玩家帶女性玩家的互動關系,當時是她教導并帶領另一位男性圣騎玩家,并且積極的、有能力的參與隊伍打法討論、問題檢討等等。這位女牧師都有拿到競技場二階武器。(我一開始和她合作的時候,并不知道她是女的,一切都是運氣)
我現在的隊伍也有女性玩家,同樣是在能拿二階武器的分數階段。曾有人偷偷跟我說,她是女生耶,會不會很弱。但在我確認該女隊友的技術底子不錯之后,我便很信任她的實力。
男性有色眼鏡:
但是,多數男性玩家,聽聞某高分隊的成員是女性后,常會直覺說“競技場一定是男生開她的賬號打出來的”,當然.。.的確也很多這樣的例子,但當"妳"是親身打競技場時,圍繞著妳的眼光卻仍常是懷疑妳是被隊友帶出來的、被男性玩家用妳的入打出來的。
這些都依舊是本著“女性在PVP領域"絕對"打不好”的觀念。PVP和坦是魔獸世界中,仍然牢不可破的一塊女性玩家尚未大舉切入的最后領域,坦的部份一定沒問題,但畢竟PVP多數人還是覺得比PVE困難,而困難對映到他們的"女人比較弱"的觀念,就是女性玩家不行。
但是,女性玩家拿下PVP第一、在副本中擔任主干,在不久前的昨天看來,都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議。今天PVP和坦,被多數男性玩家認為女人一定不行(盡管已有出色的女玩家用實力證明自己,性別沒有障礙),在不久后可能PVP和坦也將常見女性玩家,到時大家也只會覺得很平常。
成因的文化背景:
再來談談成因,在本地造就這些傳統歧視女性的觀念,很大的比例來自儒家,傳統社會就是儒家的社會。而女性很正常的在本地的傳統保守文化中,位居最底層地位。層層禮儀就是畫分了你的階級,而女性在儒教的禮儀中總是最卑微的,為男人而存在的。
現代的少男漫畫內,常有出現這樣的隱性洗腦“女性本身不要強求一切靠自己,妳們應該做的是找個可靠的男性來倚靠”的說教情節,對現代年輕男性的價值觀影響甚巨。
影響包括,許多男性會下意識的擔心如果女性哪天不需要倚靠自己了,還會想和自己交往嗎?這種擔心跟深柢固的植入某些男性的潛意識中。在游戲中的影響,就是當"妳"進入一個副本或競技場團體,妳可能會發現,某某實力和妳差不多,甚至在妳之下的男性隊友,在未對妳有何了解之前,便直接的以著“自己帶領妳”的關系與妳互動。因為他們潛意識中出于此種不安,無意識的想把妳導入傳統框架的互動中。
但原因并不只潛意識的不安,還包括很多女性玩家的確對游戲了解較少。男性玩家在魔獸世界之前可能已經接觸過好幾款游戲,并且熟析幾款不同游戲的復雜操作。
而女性玩家呢?很多人接觸過的也只是一些很簡單的游戲,自然無法一下子和男性玩家在技術復雜的魔獸世界中有同等表現。(這就是PVP女性玩家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男性玩家可很少人想到這點,他們徑自用跳躍式邏輯,缺乏依據和推論的做出“此乃女人天性不如男性”的結論。
起步困難,因性別而被排擠:
臺灣服務器我遇到過大陸女玩家,他們說“我以前在"國服"的競技場隊友知道我是女的后,就把我踢了”。因為他們覺得女性不行,性別歧視在社會發展和社會風氣演變,相對較為落后、保守的大陸,特別是在網絡上,仍遠比臺灣嚴重。
逛過大陸魔獸論壇的就知道,大陸男網友向女生要照片,你如果不給,一群人就會很武斷的說你是人妖,他們覺得女玩家有義務向不熟的男性提供自己的照片。
我也曾在大陸的NGA看過有男性玩家說,他們知道自己的隊友是女性后,就不再跟"她"打了。(但是也有一群大陸人在臺灣拿下s7無情斗士,主動尋覓了一位臺灣的女治療玩家,一起拿了第一名頭銜,沒錯,臺灣也有女性玩家拿下競技場第一名,頭上掛著"無情斗士")
可別以為臺灣的男性玩家都反過來哈的要死,他們和那些大陸男性玩家一樣,一旦是以沖高分為主軸,便也常會排斥女性玩家。
就曾有不只一個人和我說過:“某隊友是女的,技術會強嗎?我們分數會不會打不高?”(他們此前從未和這位女隊友有任何接觸過,完全因性別先入為主)
我認識一位分數曾經一度接近2500的女術士玩家,她說很久以前她剛開始打競技場,還在吃便當時,也曾經被(便當隊的)男性玩家嫌棄過:“女生打什么競技場阿?即使是便當也想打高一點”。
若她當時就因而放棄了,那么魔獸世界就會少了一位幾乎2500的女玩家。當初嫌棄她的那位男性便當玩家,今天大概仍然在吃便當吧....。
這就是多數臺灣男性玩家,出于女性在許多非關勞力的領域依舊不行的傳統觀念的映射。
晉升時的透明天花板、部分女性的致命迷思:
另一點是致命的..。.今天出于傳統大男人觀念:“男性較強”,許多年輕男性已淪為“男庸”,而年輕女性也樂于倚靠男性,讓男朋友當隨傳隨到的全職傭人,卻不知道這是傳統觀念對女性的鄙視“女性較弱”(什么樣的生物會愚蠢到,扮演主宰社會價值體制的強勢者,卻把自己搞成傭人還有著高度優越感?這就是傳統大男人,他們不只無恥的荼毒女性,即使"你"是個不爽傳統大男人的現代理智男性,你一樣無法自外于他們的愚蠢拖累)
很致命的,許多女玩家在游戲中并不了解PVP男性玩家的傳統刻板觀念。在游戲中仍當作和現實一樣,以為"假裝"嬌弱,假裝自己較弱,假裝自己需要人"保護",男性玩家就會樂于帶自己打,實則導致自己被貼上“弱者,技術不行,不可靠”的標簽,而遭到仍占有絕對多數的男性玩家的排斥。
當一個隊伍打不順時,不強勢的女性隊友便容易淪為替罪羔羊,被當作是打不上去的原因。但卻常見嫌棄女性隊友的男性,換了幾個隊友/隊伍后,分數還是和原來差不多。女性玩家若喜歡"假裝"嬌弱,便容易趨于被動地位,其他男性隊友即使實力和妳差不多,也會自以為能騎在妳頭上,對妳指指點點,甚至把妳踢出,然后他們分數還是根源來差不多。
競技場的瞎罵文化:
競技場還有一種亂罵文化,很多人亂罵的時候,并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么事情,完全是憑直覺的亂罵,并且經常罵錯,導致糾紛。但是常罵人者,卻容易被"誤認"為較強、較了解,并因此獲得領導地位。罵錯,并不會讓你們的問題改善,下次還是依舊會出問題,因為都沒觸碰到問題所在,然而競技場超過一半的"罵",都是此類胡亂瞎罵。
很多人只是輸了就會不爽,不爽就會需要發泄,發泄就亂挑一些自己也不了解的的事情來罵,比方說他根本沒看到也不知道你剛剛怎樣,卻憑空亂指稱擬剛剛怎樣,又犯了什么錯。
一般PVP經驗較少的人,普遍無法辨識此類不正確的亂罵。而女性玩家因為種種因素,普遍PVP經驗較少,故很大比例都分布在這個會被亂罵還不自覺的族群中,還真以為是自己不行。
這就是現實世界的“透明天花板”,在游戲中的映射。但"妳"在游戲中,不只是"升遷"較為困難,打從一開始要用妳的人,就比較少,起頭就難,發展也難。
傳統父權體制,對女性的工作權的制約,從一開始愿意用女性者就比較少,發展也較為困難,隨便一個理由就能要"妳"走人,比方說日本企業在國外并購歐美企業后,還有日籍主管,對歐美女性職員說“女性就應該在家里帶小孩”,將其冷落,不久后解雇,并因此吃上官司,這是去年的事情而已。這和目前我所談論的游戲內情況,基本上是一樣的。
強力女玩家實遇:
我曾經和一個大陸女牧師共組5v5隊伍,隊伍有一半的人是她主動找來的,剩下一半是我。這位女玩家主動搜尋"獵物"(隊友)的技巧和手腕,并不在我之下。這搜尋"獵物"的能力和過程,就好比現實社會中某些人喜歡把男性掛上"獵者"角色一樣,她是唯一一個懂得用armory來搜尋全服務器所有可物色對象的我共事過的隊友。
多數被我用armory主動接洽的陌生人,都很意外的問我"你怎么找上我的?那位女玩家的"獵物們"反應也一樣。
有別于一般隊伍男性玩家帶女性玩家的互動關系,當時是她教導并帶領另一位男性圣騎玩家,并且積極的、有能力的參與隊伍打法討論、問題檢討等等。這位女牧師都有拿到競技場二階武器。(我一開始和她合作的時候,并不知道她是女的,一切都是運氣)
我現在的隊伍也有女性玩家,同樣是在能拿二階武器的分數階段。曾有人偷偷跟我說,她是女生耶,會不會很弱。但在我確認該女隊友的技術底子不錯之后,我便很信任她的實力。
男性有色眼鏡:
但是,多數男性玩家,聽聞某高分隊的成員是女性后,常會直覺說“競技場一定是男生開她的賬號打出來的”,當然.。.的確也很多這樣的例子,但當"妳"是親身打競技場時,圍繞著妳的眼光卻仍常是懷疑妳是被隊友帶出來的、被男性玩家用妳的入打出來的。
這些都依舊是本著“女性在PVP領域"絕對"打不好”的觀念。PVP和坦是魔獸世界中,仍然牢不可破的一塊女性玩家尚未大舉切入的最后領域,坦的部份一定沒問題,但畢竟PVP多數人還是覺得比PVE困難,而困難對映到他們的"女人比較弱"的觀念,就是女性玩家不行。
但是,女性玩家拿下PVP第一、在副本中擔任主干,在不久前的昨天看來,都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議。今天PVP和坦,被多數男性玩家認為女人一定不行(盡管已有出色的女玩家用實力證明自己,性別沒有障礙),在不久后可能PVP和坦也將常見女性玩家,到時大家也只會覺得很平常。
成因的文化背景:
再來談談成因,在本地造就這些傳統歧視女性的觀念,很大的比例來自儒家,傳統社會就是儒家的社會。而女性很正常的在本地的傳統保守文化中,位居最底層地位。層層禮儀就是畫分了你的階級,而女性在儒教的禮儀中總是最卑微的,為男人而存在的。
現代的少男漫畫內,常有出現這樣的隱性洗腦“女性本身不要強求一切靠自己,妳們應該做的是找個可靠的男性來倚靠”的說教情節,對現代年輕男性的價值觀影響甚巨。
影響包括,許多男性會下意識的擔心如果女性哪天不需要倚靠自己了,還會想和自己交往嗎?這種擔心跟深柢固的植入某些男性的潛意識中。在游戲中的影響,就是當"妳"進入一個副本或競技場團體,妳可能會發現,某某實力和妳差不多,甚至在妳之下的男性隊友,在未對妳有何了解之前,便直接的以著“自己帶領妳”的關系與妳互動。因為他們潛意識中出于此種不安,無意識的想把妳導入傳統框架的互動中。
但原因并不只潛意識的不安,還包括很多女性玩家的確對游戲了解較少。男性玩家在魔獸世界之前可能已經接觸過好幾款游戲,并且熟析幾款不同游戲的復雜操作。
而女性玩家呢?很多人接觸過的也只是一些很簡單的游戲,自然無法一下子和男性玩家在技術復雜的魔獸世界中有同等表現。(這就是PVP女性玩家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男性玩家可很少人想到這點,他們徑自用跳躍式邏輯,缺乏依據和推論的做出“此乃女人天性不如男性”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