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我想大多數人了解Popcap,都是因為《植物大戰僵尸》吧!其實,在這之前Popcap就已經開發了許多經典的休閑游戲,例如《寶石迷陣(Bejeweled)》、《祖瑪(Zuma)》。
我想大多數人了解Popcap,都是因為《植物大戰僵尸》吧!其實,在這之前Popcap就已經開發了許多經典的休閑游戲,例如《寶石迷陣(Bejeweled)》、《祖瑪(Zuma)》。
自從《開心農場》在臺灣開始流行以來,一股休閑游戲的風潮就不知不覺地在你我之間慢慢的萌芽,甚至逐漸威脅線上游戲與掌機游戲的市場。
同時也由于蘋果iPhone與Android等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崛起,讓許多平常不會接觸游戲的使用者開始尋找有趣的小游戲打發時間。這些逐漸在游戲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平臺,若是沒有那些努力開發游戲的軟體開發商支撐,相信也不會有今日這般輝煌的成績。
POPCAP Games,即是引領這波休閑游戲風潮的幕后推手之一。而究竟POPCAP Games有什么魅力,能夠從2000年兩位大學生合作創辦的一間小公司,在十年之內成長到一個年營收高達一億美元規模的公司呢?
本次的專題報導,就是要帶領各位玩家深入了解POPCAP 的經營理念,看看休閑游戲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
◆ POPCAP Games 的創立過程
1997年,在那個電腦還不是那么普及的年代,就讀于普渡大學電腦科學系大一的約翰維奇與布萊恩費特,在課業之余共同制作了一款網絡對戰游戲《ARC(Attack Retrieve Capture)》。他們并沒有花費太多心力在這個游戲的開發上面,但在當時游戲還不是那么多樣化的時代,《ARC》的許多創新概念已足夠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ARC》
當時在TEN(Total Entertainment Network)擔任游戲制作人的杰森卡巴卡注意到了這個游戲,當時他正在找尋有潛力的游戲開發者,而《ARC》的游戲設計相當有趣,為此他決定見見這兩個年輕的小子,并協助他們將《ARC》制作成一個成熟的游戲。
由左至右分別為約翰維奇、杰森卡巴卡、布萊恩費特
在與TEN的合作結束之后,約翰與布萊恩深知自己的興趣已不在學校,同時他們也認為在業界可以幫助他們更快速地累積制作游戲的經驗,因此他們決定輟學,并至游戲開發商Sierra的線上游戲開發部門工作,那時他們才年僅19歲而已。
大一時的小編應該在打魔獸吧
在那之后的一兩年內,TEN逐漸將重心轉移到休閑游戲網站POGO.com上面,這使得杰森注意到了休閑游戲這塊領域的潛力。同時約翰與布萊恩也在Sierra工作了一段時間,由于他們三人對于開發游戲有著共同的熱誠,同時也不愿受制于大公司的體制之下,因此決定自立門戶。
而他們一開始的公司名稱也相當有趣:“Sexy Action Cool(其實http://sexyactioncool.com/還是可以被直接導向POPCAP現在的網站,玩家不妨可以試試)”。
而這個名子的梗,其實是從一部電影《英雄不流淚》的簡介而來的,該片形容劇中主角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是一位“Sexy Action Cool”的吉他手,由于這三個的單字被湊在一個句子實在是毫無文法可言,因此成為杰森在加拿大念大學時所流傳的一個笑話。而最終迫使他們更改名字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這個名字對于專攻休閑家庭游戲的族群實在是有點唐突,甚至在進出海關時也引起了航站警員的懷疑。。所以最后他們選擇了POPCAP作為他們使用至今的公司名稱。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吉他殺手相當帥氣
◆ 第一款游戲就成功:《寶石迷陣(Bejeweled)》
《寶石迷陣(Bejeweled)》是POPCAP的第一款游戲,同時也是他們現在的招牌游戲之一。然而最早他們在研發這款游戲的時候,其實是從一個網路上的紙牌游戲所得來的靈感。
根據先前在Sierra與POGO.com工作的經驗,他們意識到這一種類型的休閑游戲并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去開發,因為眼前他們必須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地去開發多一點的游戲,再想辦法從中取得公司營運的經費。所以他們只花了約2個月的時間,就開發出這款寶石游戲,一開始命名為《Diamond Mine》。
Diamond Mine
在《Diamond Mine》開發完成之后,他們隨即向雅虎、微軟等線上入口網站兜售他們的程式。最終游戲獲得了微軟的青睞,但由于《Diamond Mine》與當時的另一款游戲《Diamond Mines》名稱太過相似,為此微軟建議他們將游戲名稱更改為現今《寶石迷陣》的英文名稱《 Bejeweled》,并支付他們每個月1500 美元作為授權這套軟體的費用。
Bejeweled
但好景不常,在2000 年時剛好發生了網路泡沫化,許多新興的網路公司應聲倒閉,就連微軟這樣的大公司也無法置身事外。為此當時的微軟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再支付POPCAP每個月1500美元的費用,這使得POPCAP意識到了危機,并產生了想要把軟體單獨打包販售的念頭。
POPCAP最后決定把《寶石迷陣》當作為一套游戲軟體來進行販售,作為一款在網路上就玩的到的小游戲,他們卻將定價定在頗高的20 美元,原因是約翰認為若是將軟體賣得太便宜的話,大部分的玩家根本就不屑一顧。然而,此舉雖然相當地冒險,但卻意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寶石迷陣》開始為POPCAP賺進了大把的鈔票,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內創造上千美元的收益。
這也使得POPCAP意外地發現到足以讓他們沿用至今的致勝的法則,那就是透過發行免費游戲版本的病毒式行銷手法。POPCAP在十年前就意識到只要是好玩的游戲,玩家通常都會買單,所以他們的每一款游戲幾乎都會發行免費或是可供試玩的游戲版本,并以此吸引大量的玩家前來游玩,而只要是對游戲有興趣的玩家,通常都不介意再花一點小錢解開更豐富的游戲內容。
◆ 休閑游戲不等于無腦游戲
就在各家游戲廠商都不斷地在游戲的畫面上求進步時,POPCAP卻逆向思考,推出了許多畫面簡單,但又可以讓人一玩再玩的益智游戲!這些游戲的操作相當簡單,就連平常不玩電動的人都可以輕易上手。但是就如同《俄羅斯方塊》一樣,若是想要玩的精,則必須動動腦去思考,否則一股腦地玩下去并不會有什么進步。
● 祖瑪(ZUMA)
由杰森設計的另一款寶石游戲《祖瑪(Zuma)》就是其中一例。《祖瑪》自從于2003年推出以來,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說是與POPCAP當家招牌游戲《寶石迷陣》不相上下,而《祖瑪》在臉書上的版本《Zuma Blitz》更是有著52 萬的每月經常使用者。但說到這里,你是否曾經想過《祖瑪》的背后有者什么樣的故事?以下就讓小編簡單的為各位玩家解釋一下吧。
故事發生在遠古時代的阿茲特克部落,那里盛產各式各樣顏色鮮艷的能量寶石,但邪惡的魔王覬覦到了這股力量,便將魔爪伸向這個和平的村落。
就在村民手足無措的同時,一只名為“Zuma”的青蛙便自告奮勇的挺身而出,并宣稱自己有能力擊敗魔王的骷顱大軍。
祖瑪
其實“Zuma”本身就是寶石的靈魂化身,因此他可以無限制的復制各種顏色寶石的能量,并將之吐出來將在各個軌道上的寶石能量抵消,借此把這些消散掉的能量重新吸收為自己的力量。游戲中每個軌道的盡頭就是貪婪的骷顱,若是被骷顱吸收了太多能量,則Zuma將會被消滅。
祖瑪截圖
其實從故事的內容,就可以大致看出《祖瑪》的玩法了,但作為一款Match 3(三連消)類型的游戲,POPCAP又賦予了游戲更多的特色!例如可加強青蛙能量的各種神器,或是各種具有特殊能力的寶石。其中在臉書平臺推出的免費版《Zuma Blitz》更是將社群的力量運用到游戲中,雖然只有一分鐘的游戲模式,但透過好友間透明化的競爭排名,使得游戲更像是朋友之間的角力,讓玩家三不五時就會想要挑戰一下高分。
● 植物大戰僵尸(Plants vs. Zombies)
由華裔游戲設計師喬治(George Fane)所設計的塔防游戲《植物大戰僵尸(Plants vs. Zombies)》,是一款結合流行僵尸與塔防題材,但卻又不落俗套的益智游戲。但或許你不知道,喬治曾經擔任過暴雪的程式人員,并負責許多人夢想中的《暗黑破壞神3》開發專案計畫。
植物大戰僵尸
由于喬治在暴雪工作的期間,就已經私下在開發一款游戲《瘋狂水族箱(Insaniquarium)》,所以其實他在這段期間的工作負荷量是異常的大的。此外,在這段期間,喬治也發現自己在“設計”游戲的這方面的興趣遠比撰寫程式碼來的更得心應手,因此他決定離開暴雪,并獨立完成了《瘋狂水族館》的開發工作。
《瘋狂水族箱》
在喬治身為獨立設計師的那一年,他開始著手進行《植物大戰僵尸》的設計工作。他巧妙地融合了許多他曾參與開發或玩過的游戲概念,例如《魔獸爭霸3》的塔防游戲、《瘋狂水族箱》搜集資源的方式、《酒吧招待(Tapper)》的佇列、以及《魔法風云會》中的紙牌概念,讓《植物大戰僵尸》成為一款獨特的作品。同時也讓POPCAP注意到了他的潛力,在允諾成立專門的團隊支援《植物大戰僵尸》的開發工作后,喬治正式成為了POPCAP 的一份子。
酒吧招待魔獸爭霸3
魔法風云會
《植物大戰僵尸》于2009 年5 月推出后,隨即創下POPCAP游戲銷售速度的最快紀錄。《植物大戰僵尸》至今已被移植到各大主機、手機、以及掌機平臺,甚至在《魔獸世界》中都有以這個游戲為概念所設計的任務。
WOW也有這樣的任務
除了《祖瑪》、《植物大戰僵尸》之外,POPCAP 旗下還有許多知名的益智游戲,例如《幻幻球(Peggle)》、《書蟲(Bookworm)》、《麻將中國行(Mahjong Escape : Ancient China)》等,其中絕大多數的游戲都有提供免費的部分內容供玩家試玩。
幻幻球
《書蟲》是美國人相當喜愛的字謎類型游戲
◆ 借助社群的力量開拓休閑游戲市場
POPCAP在創立以來的這11 年間不斷地拓展市場,其中就在2005 年時,POPCAP 更推出了一套開放式的免費官方游戲開發框架-POPCAP Framework,玩家只要至官網注冊帳號,即可無償使用這個軟體。而若是玩家設計的游戲獲得POPCAP 的認可,POPCAP 還會幫助玩家玩家發行游戲。
POPCAP Framework 提供了玩家設計游戲的基礎,其中包含了游戲引擎與程序碼等內容,玩家可以任意地修改它,并在其中添加自己的創意元素內容。這對于許多空有一堆好點子,但又不諳程序的游戲開發人員可是一大福音。
值得注意的是,POPCAP Framework 還曾經被使用在《寶石迷陣》、《祖瑪》、《瘋狂水族館》等POPCAP 招牌游戲的開發工作上面,而POPCAP 的這一步,主要也是希望可以借助開放式社群的力量,來開發更多有趣又創新的休閑游戲擴大市場。
雖然這項計畫已在2009 年7 月終止,但POPCAP還是把這套框架的原始碼開放在Sourceforge供有興趣設計游戲的玩家下載,雖然程序介面與游戲引擎都稍嫌老舊,但若是對開發游戲有興趣的玩家也不妨一試。
◆ POPCAP 的下一步
POPCAP 在近五年內不斷地擴大公司的規模,并執行了各項大大小小的并購案,其中最早的一樁,就是在2005 年收購開發知名養魚游戲《貪食魚(Feeding Frenzy)》的Sprout Games。而為了將公司事務擴展海外,POPCAP 隨即也在2006 年于愛爾蘭的都柏林成立了專門負責海外事務的分公司-POPCAP International,并致力于推動旗下游戲在各個語系國家的在地化工作。
POPCAP International 近年來相當致力于亞洲區域的推廣,重要成果包括與日本廠商TAITO 合作,在今年五月于日本當地熱門的行動社群網站Gree 推出的Pop Tower 游戲服務。
與韓國NCSoft合作的多人線上游戲服務POPCAP World。
以及與大陸人人網合作推出的社交版《植物大戰僵尸》。
而近年來面臨臉書游戲的興起,Popcap也已于今年4月并購了臉書游戲《Baking Life》的開發商ZipZapPlay,并預計在今年底前推出至少五款的臉書游戲,期待《寶石迷陣3》在臉書上推出的玩家,可得密切注意POPCAP今年的動向。
《Baking Life》屬于女性玩家相當喜愛的餐城類型游戲
在經過這十余年的努力之后,POPCAP Games已從當年的小工作室蛻變成國際級的游戲廠商,根據官網的統計,全世界有玩過至少一款POPCAP出品的游戲人數至少已達一億人之譜,近日更傳出美商藝電欲以十億美元的價碼收購POPCAP。由此可見雖然POPCAP的游戲都不以畫面為重,但其簡單卻有深度的游戲內容已成功在游戲業界占有一席之地。
究竟POPCAP會不會被吃掉呢?
在這波休閑游戲所興起的浪潮中,改變了不少人對于游戲的看法,也讓我們看到一款游戲成功的關鍵,并不在于聲光音效,還是廣告效果。POPCAP為我們示范了只要是有內容的游戲,就算有免費版本玩家還是會買單,而POPCAP的成功,也證明了只要是認真做“游戲”的人,永遠都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