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暴雪華人畫師王煒1月18日在網上公布了自己離職的消息,玩過暴雪游戲的朋友對這位靈魂畫師并不陌生,很多作品都被大家拿來到做背景桌面。
暴雪華人畫師王煒1月18日在網上公布了自己離職的消息,玩過暴雪游戲的朋友對這位靈魂畫師并不陌生,很多作品都被大家拿來到做背景桌面。
王煒生于1980年,在移居美國之前居住于中國上海,2009年,暴雪選擇在他生日當天公布王煒是風暴之子第八子。
但據王煒自己在LinkedIn發布的個人資料來看,他從事電腦圖形創作12年,在被暴雪宣布為風暴之子成員之前,王煒其實2005年10月就入職暴雪,并擔任插畫師和概念美術師(Illustrator and Concept artist),更早之前他就已經開始向暴雪投遞自己的美術作品。在他的個人簡歷中,自2007年開始就已經正式參與暴雪多個游戲的概念藝術以及盒裝游戲封面設計。
王煒擅長角色設計、原型設計以及游戲環境設計,在暴雪參與研發的游戲包括《魔獸世界》、《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巫妖王之怒》、《暗黑3》和《星際2》,并參與了《魔獸世界TCG》的畫作。
畫作欣賞:
獸人狼騎兵
2005年1月的作品獸族狼騎兵(WolfRider),也是他的第一個《魔獸世界》作品,當時的王煒尚未加入暴雪公司。
伊利丹、瓦斯琪、凱爾薩斯與阿卡瑪
2005年的畫作,圖中分別是伊利丹與瓦斯琪和凱爾薩斯與阿卡瑪,在后來的《魔獸爭霸3》當中,阿卡瑪原型有所改動。
血精靈法師
2005年創作的血精靈法師,后被用于《魔獸世界TCG》。
維倫
2007年1月,暴雪為《魔獸世界》推出了第一部資料片《燃燒的遠征》,隨后這款游戲就踏上了征服世界的旅途,這是王煒在2006年創作的先知維倫。
巫妖王
雖然第二部資料片《巫妖王之怒》是2010年才推出,但早在2006年,王煒就創作了經典的巫妖王形象。
凱爾薩斯
2007年王煒創作了血精靈盜賊大戰德萊尼圣騎士手辦,并負責盒裝封面創意設計,還參與了《魔獸世界:穿越黑暗》盒裝封面。上圖是他在07年創作的血精靈之王,凱爾薩斯·逐日者。
《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盒裝封面
2008年王煒設計的《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盒裝封面,同年,他還設計了《World of Warcraft: The Hunt For Illidan Bosster》盒裝封面。
2008年,為《大地的裂變》資料片創作的“魔獸世界:毀滅”。圖為獸人酋長薩爾在拯救自己的人民。
決戰太陽之井
這是《燃燒的遠征》最后一個資料片《決戰太陽之井》(Patch 2.4 Fury of the Sunwell)。
《魔獸世界》5周年、《魔獸爭霸》15周年
2009年,《魔獸世界》5周年、《魔獸爭霸》15周年時王煒所作。
星際爭霸
2009和2010年的暴雪嘉年華上,王煒設計了死亡之翼、《暗黑》以及《星際爭霸》的多個官方海報,上圖是他在07年創作的《星際爭霸》人族與蟲族。
《魔獸世界:大災變》盒裝封面
2010年,王煒設計的《魔獸世界:大災變》盒裝封面,該資料片在2011年7月12日正式上線。
死亡之翼–耐薩里奧
2010年暴雪嘉年華上,王煒設計的黑龍之王(大地的守護者)–耐薩里奧(Neltharion)。
狼人國王吉恩·格雷邁恩
加爾魯什·地獄咆哮
贊達拉的崛起
2011年,《大地的裂變》4.1版本“贊達拉的崛起”
火焰的憤怒
2011年,《大地的裂變》4.2版本“火焰的憤怒”
貝恩·血蹄
2011年所作,艾澤拉斯大陸牛頭人酋長凱恩·血蹄之子貝恩·血蹄。
迪亞布羅
2011年,王煒創作了《暗黑15周年紀念音樂CD》封面,《星際爭霸2》音樂集封面和《暗黑3》官方海報,后來在2012年,王煒還為《暗黑3》盒裝游戲設計了封面(上圖)。
陳·風暴烈酒
2012年,暴雪正式為《魔獸世界》推出了第四部資料片《熊貓人之謎》這是他在2012年創作的熊貓人形象,陳·風暴烈酒。2013年王煒給《暴雪的藝術》標準版制作了封面, 還為RISK《星際爭霸典藏版》制作了封面。
格羅姆·地獄咆哮
2014年,暴雪為《魔獸世界》推出了第五部《德拉諾之王》資料片,上圖是王煒創作的獸族傳奇英雄-格羅姆·地獄咆哮。
伊利丹
2015年,王煒為16年《魔獸世界》新資料片《軍團再臨》創作的伊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