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十一款三國系列游戲,若說國內游戲什么歷史的題材運用的最多,肯定非三國莫屬.
4《三國英杰傳》系列
KOEI于95年推出的作品。和傳統的SLG三國模式不同,它不再是一城一城占領的全國統一模式,而是變為了過關式的SLG戰棋游戲。
玩家扮演劉備從十八路諸候討伐董卓開始,一路沿著小說中經典戰役進行游戲十一款三國系列游戲。前導公司只能無奈到公開源代碼來換點錢的地步,實在是……讓人無語。
物品的運用,計略的施展,裝備的調換,地形的考慮,兵種的運用,特殊單挑的觸發等都是游戲的精華所在,和《火焰紋章》如許經典的SLG在許多地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十一款三國系列游戲。加上適中的難度,熟悉的歷史背景,其時而言精美的游戲動畫片等等,共同宣告著一個新三國佳構游戲系列作品的誕生。
其后的《孔明傳》,《曹操傳》包羅FANS自己制作的《岳飛傳》都是系列佳構游戲,也作育了許多其他公司形似而神不似三國游戲的跟風潮。
3 《霸王的大陸》
1988年南宮夢公司在FC推出了《三國志·中原之霸者》之后,又于4年后的1992年,在FC上推出了第二款作品:《霸王的大陸》
直到今日,《霸王的大陸》還是被許多三國玩家推崇為三國游戲作品之首。即便是喜好其他公司三國游戲的玩家,也不得不對《霸王的大陸》伸出大拇指說一聲好。游戲只有一個年月,只有六個君主能選擇,只有FC上簡單甚至能說是粗糙的畫面,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玩家把其奉之為經典呢?那就是由于它能帶給咱們游戲的最初也是最終目的:快樂十一款三國系列游戲。
游戲內政和戰爭構成平衡,根據勢力占據城市數量來決定公布命令的多寡;戰爭方面更是游戲的亮點,計策的運用和兩君對決時候的陣型,兵種控制等等都是完全不同于其他三國類型游戲的,從中衍生出許多獨特的另類戰術,比如武力高的武將能1破1000,智力93以上的能施展“爆炎流”,針對對方武將突殺采用“束縛”,特殊軍師升級后100換1000的“十面埋伏”流……簡單的8位機游戲有那么多豐富多彩五花八門的戰術,直到現在又有多少戰略游戲能做的到?
包羅特殊裝備得到,80以下武將讀書,升級后武力90以下武將的增長,甚至BUG神將“阿會南”,“伊籍”等等都讓玩家至今仍對其懷念不已。
2 《三國志》系列
若說歷史最悠久,跨越時間最長,續作最多,同時規模和影響力也最大的當屬光榮的《三國志》系列,從85年第一作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第11作。
可惜能選的年月只有3個,能控制的君主也太少。4代也是大眾經典,無論游戲模式,美工,音樂還是武將特性,戰爭兵器,蠻族的參加都使得游戲到達了系列的第一個顛峰期。
KOEI并沒有滿足,而是在其后保持原來氣勢派頭穩步生長的基礎上,制作出了兩款R·SLG氣勢派頭的作品。即玩家不再扮演君主,而是能選擇扮演恣意一個武將。能自己養成,自己造就與其他武將的關系,接任務增加名聲和國家貢獻,拜師學藝購置商品四處搜尋寶貝……當然也能成為一名太守,都度或者是君主。其時的廣告打的很響,在海外游戲占據中國市場的情況之下,玩家們紛紛奔走相告,把其視為國內自制游戲的渴望。
最新的第11代作品回歸了君主模式,3D地圖的運用,單挑的流動畫面,操作的簡化等等進一步坐實了其三國系列游戲的霸主地位,其網絡版也即將在中國內地面市。
《三國無雙》,《三國英杰傳》,《三國志》三個不同氣勢派頭,不同類型的系列游戲都是KOEI公司出品,可見日本人對咱們三國歷史發掘的有多深了,反觀咱們自己的游戲制作公司現在都一窩蜂的撲到了“三國WEBGAME”上也就罷了,偏偏還沒什么好的作品,真是讓人有從骨子里透遍全身的悲傷。
“千人對千人”兵團戰役是游戲的宣傳賣點,玩家在升級官位后能提拔最大帶兵數和帶兵種類的進化。
97年該公司又發售了續作《赤壁》,抄襲《魔獸爭霸》的痕跡十分明顯,加上《血獅》和其前作造成國人對國產游戲造成的全面不信任感,此作能說是全軍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