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使命召喚》是由Activision公司于2003年最初制作發行的FPS游戲系列,從發行以來一直受世界各游戲玩家喜愛,是FPS中的經典游戲之一。游戲已發行正式作品至第七部,分別是:《使命召喚》、《使命召喚2》、《使命召喚3》、《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使命召喚:戰爭世界》、《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和《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一年一部的發行速度讓許多人覺得動視此舉無異于是在殺雞取卵,現在,就連謹慎說話的業界評論員也將他們的注意力放在了這個問題上,并且有人稱如果這個系列不能保持創新和進步,那么在激烈的FPS作品競爭中,《使命召喚》可能在未來3-4年中就會失去目前的壟斷位置,重蹈《吉他英雄》覆轍。
“所有的娛樂產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加快發布速度就相當于加速這個周期。盡管現在動視利潤豐厚,但這是基于對《使命召喚》的破壞性開發上的。循序漸進的開發模式將有助于產品規避風險,使其創造靈感得到足夠的沉淀。”華爾街評論員麥克(Mike Hickey)這么說道:“動視現在就像是在給《使命召喚》打激素一般,讓續作的開發更加快捷、便宜,而股東們也樂于看見公司做出這種決定。”
麥克補充說道:“在這種地毯式市場轟炸之后,后遺癥會很快顯現出來——如此高密度的開發很難保證續作的品質,而且玩家對于游戲的期待值也會逐年下降,這種變化最終將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動視更應該謹慎地投資,并且嘗試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不發布新作。”
麥克的這些話是大多數人所認同的,但是也有評論員持不同的觀點,邁克爾(Michael Pachter)就是這么一位。他認為用《吉他英雄》失敗的原因套用在《使命召喚》上是完全不可取的,因為這兩者不具備可比性。
“音樂游戲類型單一,很難有所創新,并且當時音樂游戲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過剩的音樂游戲。《吉他英雄》成功的秘訣在于給玩家配備了一臺吉他型的控制器,讓每位玩家都可以過一把搖滾明星癮。但是隱患也同樣在這個地方,在玩家購買了一臺吉他型的控制器之后,游戲公司很難讓他們有動力再去購買一臺,甚至當有《吉他英雄》的新作出來時玩家的反應也不會很高,這就造成了市場乏力的現象。同時,音樂游戲可以看作是一種時尚游戲,如果這個‘時尚’過時了,玩家對其感到厭倦了,這個游戲就會走向滅亡。”
“使命召喚系列則完全不一樣,它加入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在線社區,并且這個社區的規模還在不斷增加。當一個新的游戲版本出來之后,因為‘網絡踢人效應’,玩家不得不去買它,因為周圍的朋友都開始玩新版本的使命召喚了,所以這也是我認為使命召喚不會褪色的依據所在。”邁克爾最后說道。
對于邁克爾的這番話,許多人不置可否,MKM Partners的埃里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中端游戲將逐漸淡出市場,你愿意為一些不可能成功的游戲多投入1000萬美元或者2000萬美元嗎?還是會把錢投資在《使命召喚》或《魔獸世界》上?”或許這句話可以很好地解釋動視為什么總是在花錢開發《使命召喚》續作,但同時也暴露出動視創新不足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