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和這里全部90前就開始玩電腦的諸君一樣,星際爭霸的續作盡管延期了但是我仍然很高興。我的老天啊!花了12年制作出來的東西,等待期里仍然是各種舅舅和跳票。盡管現在星際爭霸2的賽事生機勃勃,但我很擔心缺乏吸引更多群體的元素導致星際2有些掉價,難以承受星際爭霸這個王謝的身價。看起來,現在的玻璃渣已經越來越急功近利,不像讓這個游戲長期并穩定發展。
和這里全部90前就開始玩電腦的諸君一樣,星際爭霸的續作盡管延期了但是我仍然很高興。我的老天啊!花了12年制作出來的東西,等待期里仍然是各種舅舅和跳票。盡管現在星際爭霸2的賽事生機勃勃,但我很擔心缺乏吸引更多群體的元素導致星際2有些掉價,難以承受星際爭霸這個王謝的身價。看起來,現在的玻璃渣已經越來越急功近利,不像讓這個游戲長期并穩定發展。
沒有局域網
可以說是舊話重提,但事實就是,這是一宗原罪!跳出職業電子競技圈,這是星際爭霸最大也是最樂成的根基地點。想想當年的那些戰隊聯賽,社團友誼賽,iCCup巡回賽和那些挑戰賽。(我明白玻璃渣想讓這個游戲全球化,我們稍后再說這個)假設韓國擁有全球最好的網絡情況,即便網絡延遲無需擔心的情況下,仍然有人愿意幾個朋友聚在網吧里一起玩游戲。他們可能在本身的電腦里有星際2(價格是此外一個問題,不過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并且星際2在韓國的銷量其實并不怎么驚人),但這也是為什么沒人愿意玩星際2而是去玩母巢之戰。
《星際1》的局域網陪伴我們度過了美好的時光
快餐化
盡管根據戰網的統計,在亞洲只有15%的玩家是新手。這表示著星際2基本吸引的都是老玩家,比如80后和早期90后的人們,而再往后的玩家不是年齡不敷就是不會品位游戲。并且,這意味著他們都是星際爭霸或者玻璃渣的死忠,無論做的多爛都會買星際2的那批人。玻璃渣必要他們,是的,但是他們也必要更多新鮮的血液加入才好讓他們的腰包爆掉。
小型比賽
母巢之戰時代,任何技術夠強力的人都能稱霸一方的賽事星際爭霸2。很多地區性的賽事也有很多的霸主級角色。在韓國幾乎全部的網吧里,90%的人們在玩母巢之戰而不是星際爭霸2星際爭霸2。因為足夠的保密性和匿名性,很多低調的高手總是默默的誕生。現在看看星際2,大賽中優勝的選手出現在某個獎金50/100/500美刀的地區的小比賽名單里的時間,你就了解他們又來圈錢了星際爭霸2。
GSL
[ 信長之野望13:天道各城金山銀山總攬 ]是的,GSL。想想看:玻璃渣和GSL的贊助商之因此砸錢是為了拓展市場,為了星際2和他們的產品。但如果你看看觀眾群們,他們的目標是誰?韓國民眾不在乎贊助商是誰,他們之因此追那些比賽是因為他們追的是那款游戲!他們不在乎贊助商賣的是國際名牌照舊山寨貨。歐洲也一樣。我不了解美國情況怎樣,現在來想想母巢之戰:新韓銀行,Hana Daetoo證券,巴克斯飲料,大韓航空,BigFile等…… 即使來自不同的行業和規模的公司/集團,但他們需求的都是一樣東西,那就是穩定以及核心的觀眾群體,這也正是星際2缺乏的。母巢之戰的粉絲們會仍然花錢看他們想看的比賽。當星際2的贊助商花光了預算之后,怎么辦?
國際化
玻璃渣試圖讓星際2更國際化本質上是好的。因為實際上,母巢之戰已被韓國制霸了,這對國際賽事來說是個杯椇。WCG的母巢之戰也就是WCG韓國的翻版而已。但是玻璃渣將本身的觸手遍布全球卻并沒有強有力的當地支撐。但是看看TL之外,什么也沒有。GSL是個好的開始,但價錢呢?玻璃渣不在乎讓星際2踩著母巢之戰的尸體爬上去,但這種自生自滅式的發展是個問題。你可以說母巢之戰沒有范例和模式化的運作但是他樂成了。是的,但是母巢之戰更便宜,幾乎是免費的。并且非常便捷。玻璃渣的放任自流使得現在韓國賽事成了最樂成的,但按照目前的模式來看不容樂觀。
沒有聊天功能
缺乏聊天頻道是玻璃渣最大的敗筆。你不能說“玻璃渣干掉了全部的社區”。但玻璃渣正是為什么沒有一個星際2社區的最大緣故原由。TL?再強大這也是一個戰隊論壇,并且是從星際1發展轉型向星際2的,這里走的是精英路線,很容易把新手們嚇的片甲不留地逃走。這不是一個能吸引新手的社區星際爭霸2。你要給予TL論壇或者ASC主辦方這樣一如既往的為星際2高興的團隊支撐,但如果真的想要這款游戲的比賽更國際化就必要更范例的制度和方式(緊要照舊來自玻璃渣的支撐)星際爭霸2。想想看為什么魔獸世界會那么樂成,但是星際2還不行。不是單純的新游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