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在單機游戲圈玩家們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而早在80年代的時候玩家們的選擇其實沒有那么多,不過部部游戲堪稱經典。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20款游戲,不服來評論啊!
在單機游戲圈玩家們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而早在80年代的時候玩家們的選擇其實沒有那么多,不過部部游戲堪稱經典。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20款游戲,不服來評論啊!
八十年代對游戲行業來說是復雜的十年,這個時段既有整個行業的幾近崩潰,但因為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思維模式的更新,又有無法忽略的主機和游戲的發布,許多經典都是在這個年代誕生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在這個傳奇的時段,都有哪些偉大的作品。
20.《魂斗羅》(Contra)
年份:1987
平臺:Arcade, 紅白機, C64
估計說到八十年代的游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魂斗羅》,這款游戲在發布數年之后熱度仍然不退,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歸功于它的協作模式,當時多人游戲還是個新穎的概念,《魂斗羅》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和小伙伴一起對抗邪惡勢力,不再做孤獨的勇者,讓當時多少青少年流連游戲廳而忘返。
19.《創世紀4:圣者傳奇》(Ultima IV:Quest of the Avatar )
年份:1985
平臺:Apple II, Amiga, PC機
《創世紀》系列的前幾部已經是很不錯的RPG游戲了,但是《創世紀4:圣者傳奇》在前作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游戲引進了更為復雜的選擇系統,讓游戲不再是簡單的殺怪活動,更為人性化。游戲上市之后收到了很大的反響,有人預言這款游戲回是以后RPG游戲的模板,這個預言實現了。
18.《推石小子》(Boulder Dash)
年份:1984
平臺:C64, Apple II, 紅白機
掘金游戲時下很流行,其實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有《推石小子》了,游戲中玩家操作主人公在地下洞穴中挖掘,獲取寶石并在時間耗盡之前到達出口,在此期間還要小心不被洞穴里的怪物殺死。這種推挖游戲很容易上癮,之后也出了很多后起之秀,但《推石小子》仍然穩坐經典寶座。
17.《吃豆人》(PAC-MAN)
年份:1980
平臺:Arcade
《吃豆人》可能是八十年代最著名的游戲之一,這款簡單的小游戲時至今日還能在許多游戲平臺上看見。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本游戲單一的太空射擊風格,開啟了新的游戲類型。游戲操作簡單,無論是誰拿到游戲一分鐘內就能上手,這款游戲為任天堂帶來了極大的收益,銷量十年都沒明顯下滑。
16.《M.U.L.E》
年份:1983
平臺:PC機, 紅白機, Atari 800
《M.U.L.E》在1983年上市的時候并沒有很火熱,甚至可以說是業績慘淡,但是最近的一些玩家發現這款游戲很超前,遠遠地超越了其產生的年代。這款策略游戲的模式在之后的很多游戲上都獲得了成功,其中資源的收集,經濟策略,和單屏的多人模式都是十分有創新的。
15.《洛克人2》(Mega Man2)
年份:1989
平臺:紅白機
《洛克人2》在前作的基礎上并沒有太多的創新,但是相較于前作平平的銷量,《洛克人2》在商業上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成為這個系列中最為暢銷的一部。游戲的畫面并沒有很追求完美,簡單的設置讓《洛克人2》有了比前作更高效的接入速度。
14.《R-TYPE》
年份:1987
平臺:Arcade, PC機, Gameboy
《R-TYPE》很有資格作為經典的射擊游戲登上這個榜,同時這個游戲要求玩家投入全副精力,要有很高的集中力,所以這款游戲也是最有難度的游戲之一。《R-TYPE》有很新潮的武器系統,玩家可以換武器,解鎖能力,而且敵人會隨著玩家的升級提升能力,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戰。
13.《廢土》(Wasteland)
年份:1988
平臺:PC機, C64, Apple II
這款游戲不知道能不能稱作是《輻射》的前身,《廢土》的背景同樣也是設置在核爆后的美國大陸,但是這款游戲的基調更為嚴肅、黑暗。《廢土》最大的亮點在于這是一個持續、穩定的世界,玩家可以在數小時之后回到之前自己到過的地方,還是維持自己離開時的狀態。
12.《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
年份:1989
平臺:Apple II
《波斯王子》系列從2003年的《時之沙》開始就晉升為宏偉的3D動作動畫,但是這個系列的開端是這款2D的游戲。玩家在游戲中扮演王子,在危險的洞穴與地下墓地中探險。這部游戲的偉大之處在于它流暢的動畫設置,玩家操縱下主角的一舉一動都能在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來。
11.《銀河戰士》(Metroid)
年份:1986
平臺:紅白機
這可能是任天堂當時最為成熟的系列游戲,《銀河戰士》系列從1986年開始,讓玩家體會到了外星人的樂趣,這是一個新模式。而且自由度也大大增加,允許玩家開拓線性晉級之外的故事,解鎖更多的能力,這樣的游戲設置沿用至今,也是這款游戲爆紅的關鍵所在。
10.《塞爾達傳說》(The Legend of Zelda)
年份:1986
平臺:紅白機
《銀河戰士》和《馬里奧》并不是任天堂八十年代僅有的輝煌,《塞爾達傳說》同樣給任天堂帶來了巨大的成功,這款游戲的盛名就算不是游戲玩家都會稍有耳聞。和之后的續篇相比,這款原版游戲真是太近除了,但是游戲展示的動作模式、冒險和敘述手法卻一直沿用,許多玩家都喜歡探索這款游戲中未知而精彩的世界。
9.《Tempest》
年份:1981
平臺:Arcade
這款游戲或許能稱得上是整個游戲產業的開拓者,它和在此之前的任何游戲都不一樣,擁有一個全新的操控系統,和以固定三維為基礎的直覺效果。同時,《Tempest》因為其超高的難度而臭名昭著,不過給玩家提供了難度選擇。這樣的幾個創新讓人印象深刻,當然也就很有吸引力。
8.《守衛者》(Defender)
年份:1980
平臺:Arcade, Atari 2600, C64
《守衛者》剛上市的時候,是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游戲,需要同時用到五個按鍵,無論是誰,剛上手的時候,估計都會要調整、習慣一整子。游戲的內容主要是要玩家操縱宇宙飛船穿越隕石陣,要不停地調整方向角度和武器。這要是放在今天,絕對是一款偏門游戲,但在當時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7.《大金剛》(Donkey Kong)
年份:1981
平臺:Arcade, C64, 紅白機
想談八十年代,卻閉口不談年代偶像金剛肯定是不可能的。《大金剛》幫助任天堂在美國做大做強,火了整整十年。其實游戲很簡單,跳過無數的障礙,獲取得分,并從敵人手中救出公主,以今天的眼光看絕對是渣,但當時借著金剛的熱度,游戲絕對是聲名遠播。
6.《超級馬里奧兄弟3》(Super Mario Bros. 3)
年份:1989
平臺:紅白機
這款游戲并不是這個系列的原版,但若是要問這個系列哪一部生命力最強,應該是這一部《超級馬里奧兄弟3》。有新式的能力升級形式,比如浣熊馬里奧、青蛙馬里奧,各種形式重現經典,讓游戲保有長時間的新鮮感。這款游戲在紅白機上就賣出了1800萬份,在之后的幾個平臺上也很紅。
5.《Maniac Mansion》
年份:1987
平臺:C64, PC機, 紅白機
這款游戲是早期游戲中少有的,有成型的故事情節的游戲,《Maniac Mansion》是盧卡斯工作室登上傳奇寶座的敲門磚。游戲中玩家可以選擇操縱多個角色,結局會根據前期的不同選擇而改變,隨著故事展開,情節鮮明且有邏輯性,從這款游戲上可以看到后期該工作室許多經典游戲的影子。
4.《精英》(Elite)
年份:1984
平臺:BBC Micro, C64, Spectrum
這款游戲是這個榜單上銷量最好的游戲,銷量好當然是因為自身品質過關。傳統而討巧的太空旅程模式,《精英》的背景是一個變形的宇宙,不同的地方需要裝卸貨物,一個開放的世界(后期沙盤游戲的先驅)、巨大的場景、復雜的游戲設置讓玩家完全沉溺其中。
3.《模擬城市》(SimCity)
年份:1989
平臺:PC機, Mac, Amiga
真的,原版的《模擬城市》是八十年代上市的,非常非常火,這款游戲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開放式游戲體驗,玩家可以說玩不到結局。現在這款游戲中,玩家可以設計建立一個城市,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在原版的游戲里,豐富的選項也都是劃時代的。《模擬城市》最早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玩家在游戲中可以創造一些獨一無二的東西,無需抵御外星人入侵也能找到樂趣。
2.《超級馬里奧兄弟》(Super Mario Bros.)
年份:1985
平臺:紅白機
《超級馬里奧兄弟》算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游戲系列,它的出現正東了整個游戲產業,開創了許多先河。《超級馬里奧兄弟》這么火的關鍵點在于它的操作性能,玩家能夠控制主角,讓他們越過鴻溝,跳躍,清除障礙,從中獲得無限樂趣,游戲的每一個細節都成了經典,為人稱道三十年。
1.《俄羅斯方塊》(Tetris)
年份:1985
平臺:紅白機, Spectrum, Game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