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國殺游戲最近有關孫策局的討論非常激烈,雖然那幾個覺醒系武將都是玩家熱議的話題,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孫策主,貂蟬反的相關問題,很多玩家提出選將框不夠用就換成將卡,一般情況下孫策局不選貂蟬反。
三國殺游戲最近有關孫策局的討論非常激烈,雖然那幾個覺醒系武將都是玩家熱議的話題,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孫策主,貂蟬反的相關問題,很多玩家提出選將框不夠用就換成將卡,一般情況下孫策局不選貂蟬反,不僅僅只是因為戰術資源上太浪費,更重要的是因為對共識的一種妥協。
我覺得,要了解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還得考慮兩個根本性的問題:
1:孫策局大家最優的戰術打法
2:選將框夠不夠用
孫策明明脆如紙反賊卻流行圍觀。
忠臣和反賊的智商很重要。
反賊現在都知道圍觀主了。但忠臣經常上來不看局勢直接跳忠兩下被打死的太多了。
忠不能亂跳的原因是反不推主要另找急火點,所以前提是反有智商不推主,如果反賊智商低到推主,忠內隨便跳咯。
主智商也很重要,首輪掛+1 防具什么的。
先說選將框夠不夠用的問題。
由于經濟原因,大部分時候,不是會員,只有三個選將框,我個人習慣,幾乎一次都沒過換將卡。
我的一個好基友,甚至不用手氣卡,而且還不是強將黨,勝率就有55%,相當令我佩服(我以前以為自己軍8技術是好于他的,直到知道他不用手氣卡之后,才了解自己還有待進步)。
不用卡的人占比例多少,我不了解,但我知道,用不用換將卡,是個人習慣,沒有對錯之分。
不能以自己的習慣來默認別人也是如此
現在說重點,孫策局的最優打法。
孫策因為覺醒前和覺醒后強度差非常大。
假如不覺醒,主忠方的實力,八成是弱于反賊方的,除非反賊也有1個白板武將。
覺醒的誘惑是非常大的。
然后,就要解決一個問題,覺醒是否足夠安全?
覺醒的風險和收益比例如何?
貌這個風險值不值?
這就要通過理論計算來解釋了。
牽扯到牌堆的問題。
一直以來,吧友總是喜歡說軍8如何如何快,輸出如何如何高。貌似每個人都這么認為了。
之所以出現軍8節奏快這個說法,主要還是在軍8剛剛產生的時候,人們對比標準傳統8人的節奏,說變快了。
變快,也不一定快。就像是蝸牛變烏龜,是變快了。
從游戲時間來看,軍8的節奏是很慢的,一局通常都是十幾分鐘,半個小時也是常見的。
人們總是保留過去的一些口頭禪,比如忠不放五谷,反不放南蠻一樣。
其實,這個時代,負嘲諷武將極大豐富,尤其是喜歡吃AOE的盾將多為反賊(忠要輸出理論的影響),在現實游戲中,放不放南蠻,已經不是看身份,而是看將面了。
口頭禪和常見語,是有歷史局限的。
現實中的軍8,你應該默認為慢節奏,雖然開局常常有一個打醬油的,那也是因為大家起手最猛的緣故。
關于貂蟬反的問題,其實是反賊長久以來的針對策略。孫策局神反太多了,牌差系就能玩死主忠,不需要貂蟬這種輸出反。而貂蟬作為忠又太過出色,所以反賊形成戰術體系:反不選貂蟬,忠選直接打死。等于犧牲一個二流反,逼迫主忠不能選超一流忠
孫策5血,還有激昂,被起手牌一波推死,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回合,這種概率是非常低的。
而覺醒的那一回合,英魂隊友,在進入出牌階段之前,就能過6張牌。假如出牌時能激昂,還能再過牌。
6張牌意味著什么,對生存力有多大提高?
因為精通無限刷牌,對牌堆里的回復體力牌的現實比例是非常了解和肯定的。
我在無限刷牌時總結的:
在進化的牌堆中,團隊只要過6牌,就可以無限刷牌下去且團隊中的桃子會越來越多。此結論已經通常劉備、荀彧、關平三人就刷光牌堆得到證實。
而在牌堆完全進化之前,團隊只要過7牌,及可無限刷牌。
無限刷牌的前提,就是武將不死,即:不停的有回復體力的牌。
實戰中,孫策覺醒的那一回合,大部分時候,牌堆已經不是新鮮牌堆,可視為正在進化的牌堆。也就是團隊只要過7牌,即可得一張回復體力的牌。
這僅僅是回復體力的牌的比例,不算殺、閃、無懈等等其他保命牌。
結論:孫策覺醒的那一回合,雖然看上去很險,但一旦覺醒,其實安全系數回合外約等于3血白板=2血劉備(可以仁德回一血)。
而且孫策在覺醒過程中,是回合外有閃不閃、有殺不出殺,除了體力值,他的防御實力并沒有改變。一旦覺醒,桃起自己,不棄殺閃,防御力不是反賊能輕易攻破的。
因此,孫策局主公的最優玩法:
四個字:膽大心細!
然后介紹反賊的最優打法。
反賊的八字真言:圍點打援,先打后推。
上面那個詞條,可以細讀一下。
尤其是“圍城打援和攻城打援很容易混淆”,真是說到位了。
正因為孫策主公的最優解是求覺醒,所以反賊的最優解不應該和打孫權等主公一樣,用起手牌強推。
利用孫策的白板特性,以順拆兵樂、制霸為主,使其屯不住牌。同時反賊絕不盲狙任何沒跳忠內身份的人,就算已經跳了5反,也絕不用數人頭的方法盲狙下家。總之,絕不內訌。使忠內沒有裝身份騙內訌的機會。
一直這么下去,主公屯不住牌和裝備,反賊蓄爆+起裝備。
坐等忍不住跳出來的忠內,然后強推忠內。
這就是圍城打援。
而假如忠內一直不打跳呢?
實戰中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因為游戲中,總有愣頭青和急性子,還有不善于演戲的人。
只要反賊用出釣魚一樣的耐心,就會等到忠內這個援軍。
假設忠內一直不跳,或者已經殺光了忠內,則反賊使用八字真言的后四個字“先打后推”。
反賊把蓄爆時溢出的多余黑殺,用在孫策身上,也會讓孫策慢慢掉血。這叫做“打”。
孫策一旦到了3血,則停下來,干擾一下他的存牌。下一回合,找準節奏,利用長期以來屯的各種牌,一波把他推死,這叫做“推”。如果確定后位是反賊,則可以壓到2血再推。
雖然忠內也會屯牌,但先下手為強,反賊推孫策在先,忠內出手打反賊在后。且如果反賊都分不出誰是忠內,那么孫策覺醒的那一回合,也無法找準正面英魂的對象。假如孫策用英魂棄牌的話,那么他就失去了過6牌的威力,自身安全也大大降低。
所以,反賊若嚴格遵守“圍城打援、先打后推”的戰術,必須大優,勝率遠高于反賊平均勝率。
這個戰術,最忌諱兩點:1、沒有耐心;2、盲狙。
第1點不多說了。
而假如孫策局,反賊盲狙的話,就掉入了孫策局的陷阱,孫策局之所以仍有一定勝率,就與反賊內訌有其大的關系。從來沒有哪個主公的局,會像孫策局這樣內訌如此普遍。
防止內訌有兩個方法:1、禁止反賊選某些將。2、反賊不盲狙。
用第一個方法,就是群內禁選貂蟬反的根本原因所在。而路人局,最好遵守第2個方法。
(當然,因為很多群內、公會玩家也在路人局玩耍,而部分路人玩家也看各種解說玩的群內視頻。理念已經滲透到路人局了。路人和群內的區別,越來越小。)
現在說忠臣的最優打法。
也是八個字:因勢導利、同生共死。
因為孫策樂于求覺醒,所以,忠臣是可以不跳忠的,甚至可以殺孫策。總之,第一輪可以不暴露忠的身份。
注意,這里是可以不暴露,也可以暴露。
案例,我有一次在7號位步練師忠,看到6號位馬岱不蓄爆,直接用真正的實力對主公下手,他手牌消耗嚴重,攻防都下降了,馬岱還對覺醒系有所克制。同時我手上有連環、酒、火殺,輸出足夠。我3血不善于蓄爆、偽裝,我脆皮、近位,怕主公先對我下手。種種原因,綜合在一起。于是,我的回合,連環孫策馬岱,直接和反賊剛正面。
如果不暴露身份,觀察形勢,看看有沒有盲狙的反、急躁的反、喜歡看臉的反、甚至數人頭判身份的反。
如果有,可以考慮演一下,看能不能形成身份極期混亂的局面,這種局面反賊的內訌概率更高。
觀察猜測各個人的身份,可對你認為是真反的下手,同時依然搞主演戲(如果是近位,要考慮到主公對自己下手的內訌,想想值不值)。
如果主公殘血,助醒,并跳回忠身份。
上面,就是因勢導利的部分。核心思想,就是看形勢,沒有定招。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