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隨著游戲畫質的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好,對電腦配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顯卡的需求上面,鑒于許多玩家對顯卡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這里樂游網小編就為大家綜合整理下,希望讓大家對顯卡有個很清楚的認識,方便大家明白自己的電腦能玩哪些游戲。
隨著游戲畫質的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好,對電腦配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顯卡的需求上面,鑒于許多玩家對顯卡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這里樂游網小編就為大家綜合整理下,希望讓大家對顯卡有個很清楚的認識,方便大家明白自己的電腦能玩哪些游戲。
顯卡的俗稱類型:
A卡:代表ATI的顯卡品牌系列
N卡:代表NVIDIA的顯卡品牌系列
兩款顯卡實力均衡,不相上下。各自有各自的好處。
當前性能最強的游戲用獨立顯卡分別是英偉達的GTX690和AMD的HD799
一款顯卡的好壞顯示芯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以ATI、nVidia獨立芯片為主,是市場上的主流。
ATI公司的主要品牌Radeon(鐳龍)系列,其型號由早期的7000、8000、9000、X系列和HD2000、3000系列再到近期的Radeon HD 4000、5000、6000、7000系列。
nVIDIA公司的主要品牌GeForce(精視)系列,其型號由早期的GeForce 256.GeForce2、GeForce3、GeForce4到GeForceFX、再到GeForce6系列、Geforce7系列、GeForce8系列,GeForce9系列再到近期的GT200、300、400、500、600系列。
除了上述標準版本之外,還有些特殊版,特殊版一般會在標準版的型號后面加個后綴,從強到弱依次為XTX>XT>XL/GTO>Pro/GT>SE 。
桌面顯卡排名(新窗口打開,放大就能看清了,時間截止2012年12月底):
顯卡分類:
集成顯卡:
一種是指主板芯片組集成了顯示芯片,使用這種芯片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獨顯就實現顯示功能,滿足一般的家庭影音娛樂和辦公應用,節省購買獨顯的開支。集成顯卡的主板一般不帶有顯存,使用系統的一部分內存作為顯存,一般可以在主板的BIOS里面調整,具體常見最大不超過256MB。
一種是指處理器內部集成了顯示芯片,即“核顯”。一般分為AMD現在的“APU”和英特爾的“核芯顯卡”。顯存同樣從內存分享而來,APU對內存的性能需求相對較大,所以一般在配置選購APU的時候我們都建議使用頻率大于等于1600MHz的雙通道內存。
AMD 890GX主板北橋特寫,內含集成顯卡HD4290顯示芯片。
獨立顯卡:
獨立顯卡,簡稱獨顯,是指成獨立的板卡存在,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接口上的顯卡。獨立顯卡具備單獨的顯存,不占用系統內存(但當獨立顯存不夠用時可以共享內存作為顯存),而且技術上領先于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
下面介紹臺式機獨立顯卡的組成。以華碩ASUS ARES拆解圖片為例。
其實顯卡是一個小主機的縮影,并不像CPU那樣高度集成,而是包含了很多組件。
獨立顯卡組成介紹:點擊進入
核芯顯卡
了解這些之后,現在來說選顯卡看參數的順序。首先,我們可以看顯卡名稱。名稱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顯卡的性能優劣。
Nvidia顯卡名稱舉例:GTX560TI。
GTX為顯卡版本,性能排序GTX>GTS>GT>G
TI為顯卡名稱后綴,可能代表加強,也可能是減弱,性能排序TI>無>SE>=LE。有些顯卡名稱后面還有M,這個是筆記本顯卡代號。臺式機和筆記本顯卡不好比較,但一般同型號桌面(臺式機)顯卡比移動(筆記本)顯卡要好。有時候還有‘+’號,代表對原顯卡的改造,一般是更好,例如GTX260+>GTX260,但GTX460+不敵同頻GTX460,比公版的低頻GTX460強。
數字部分,第一位代表顯卡系列(如果GT放在最后,那個系列的顯卡比放在前面的顯卡還老,例如9600GT比GT240老),第二位代表同系列顯卡的高低端。主要看第二位數字大小。在第一位數字相同下,第二位越大越好;第二位數字相同,第一位數字越大越好,不過此對比對低端往往不管用,如GT440<GT240,GT520
GTX280<GTX560TI,不過還是在中低端上失效,比如GT610<GT220,GT630<GTS250
AMD(ATI)顯卡舉例:HD6870
HD為顯卡版本,現在A卡沒有什么區別,統一用HD開頭。結尾的M也是代表移動版本。
第一位數字代表顯卡系列,第二位代表同系列顯卡的高低端,第三位一般代表同核心代號不同規格造成的高低端(不一定非是同核心代號,例如HD677O和HD6790)。主要也是看第二位數字的大小。比較方法和N卡類似,第三位是最后考慮的因素。
不過,看核心代號推測顯卡性能優劣還是太淺顯了,很多時候并不準確。
因此,我們還要看核心代號和流處理器個數。
核心代號標示著核心的新舊有時候不同名稱的顯卡核心代號一樣,有時候同名稱的顯卡核心代號也有可能不一樣。核心代號決定著SP數量的最大值。
流處理器,SP個數肯定是越大越好,但比較的前提是核心代號相同或者核心代號都是同一系列的。A卡不好辨別是否同一代,但A卡目前不同系列直接比較SP數量也能近似得出好壞的結論,例如800SP的HD5770大于320SP的HD3870。但是如果只相差了200SP以內,就比較難辨別了,一般是新一代的顯卡性能會更好,例如640SP的HD7770大于800SP的HD6770。
對比A卡,N卡核心代號很容易辨別,同系列的核心字母相同,只要比較數字大小就知道核心優劣。但要注意,最后一位數字是越小越好,例如GK104的最大流處理器數量比GK106的最大流處理器數量要大。同系列可以直接比較SP數,越大顯卡越好,例如192SP(GF106/GTS450,GF116/GTX550TI)弱于336SP(GF104/GTX460,GF114/GTX560)。不同系列顯卡,同SP數量時,系列越老越好(即N卡SP效率是越來越低),例如96SP的9600GSO(G92)>GT240(GT216)>GT440(GF108),384SP的GTX560TI(GF114)>GT640(GK107)。
顯卡品牌:
各類品牌名目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牌子,僅供參考:
藍寶石、華碩、迪蘭恒進、麗臺、索泰、訊景、技嘉、映眾、微星、艾爾莎、富士康、捷波、磐正、映泰、耕升、旌宇、影馳、銘瑄、翔升、盈通、祺祥、七彩虹、斯巴達克、雙敏、精雷、昂達JCG、金辰光、小影霸。
最后說一下二手顯卡購買時注意的問題。TB上琳瑯滿目的二手卡,有些價格很誘人,但是那些顯卡真的是他們所謂的高端顯卡么?
咱們來看看TB上所謂的超低價高端顯卡參數
乍一看,誒呦,名稱和核心代號都是名副其實的GF100系列啊。。。
咱們再來看看真正的GF100系列長啥樣呢
對比紅框里的與上面商家給的圖,立刻就發現了貓膩:流處理器數量不同,顯存類型不同,帶寬也相差好遠(帶寬不一定完全相同,這個和顯存頻率有關系)。一般說來,顯卡名稱、核心代號、流處理器個數、顯存類型和位寬都是匹配的,不會相差太遠。GTS450都是192SP的GF106核心,位寬最大128bit,顯存標配是GDDR5(有些奸商可能會縮成DDR3)。GTX460同理,所以商家給的96SP版本的GT450/GTX460明顯有問題,如果沒有猜錯,這倆都應該是GT240,被奸商篡改成GTS450/GTX460,忽悠消費者。
說到這里,我們為了識別是否是假卡,必須知道和名稱匹配的顯卡的詳細參數,這就需要我們去記了。中關村的顯卡區域是有各種類型顯卡的,每一個顯卡都有詳細參數,我們可以去那里查看,找到我們需要的信息。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