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2016身份證新規出爐,關于2016身份證新政策的詳細信息需要玩家自己去查詢和慢慢體會,一些比較便民的措施出現,帶給整個社會巨大的震動,國家執政越來越人性化。
2016身份證新規出爐,關于2016身份證新政策的詳細信息需要玩家自己去查詢和慢慢體會,一些比較便民的措施出現,帶給整個社會巨大的震動,國家執政越來越人性化,也是我們國家高度發展的標志,下面給大家提供2016身份證新規出爐以及新政策大全的詳細信息。
“立秋”后的第一周,國家出臺了哪些重要政策?可能每件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往下看了解一下。
身份證新規出爐 條條與你有關
公安部等八部門近日發布《關于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公告》提出:
公民應當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證,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
公民應當增強居民身份證安全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
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公民可積極主動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
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復印、掃描居民身份證,不得扣留或者抵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證。
下月起20項證明無需派出所出具
公安部、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門近日聯合出臺《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該意見自2016年9月1日起實施。《意見》指出:
有關單位要求群眾開具證明或者提供證明材料,要遵循于法有據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凡是公民憑法定身份證件能夠證明的事項,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證明;
依法不屬于公安派出所法定職責的證明事項,由主管部門負責核實。
公民姓名、公民性別、住址變動情況等20項今后不再需要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和仍需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的9種情形。
北京正式公布積分落戶制度
北京市11日發布《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根據管理辦法,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整體框架可以概括為“4+2+7”,即明確了:
申請人參加積分的4個資格條件:符合持有北京市居住證、在法定退休年齡以下、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7年、無刑事犯罪記錄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參加積分;
申請人參加積分的2項基礎指標:在京穩定就業和居住情況;
申請人參加積分的7項導向指標:包括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納稅、年齡、榮譽表彰、守法記錄等方面。
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還設計了系列導向指標:如對年齡不超過45周歲的申請人予以加分,以優化人口年齡結構;對居住地從城六區轉移到郊區或就業地和居住地同時從城六區轉移到郊區的申請人分別予以加分,以引導優化人口城市空間布局。此外,還設置了2項減分指標:涉稅違法和行政拘留紀錄。
多地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北京市人社局10日宣布,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由目前的每月1720元調整為1890元,增加170元。
同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18.7元提高到每小時21元。本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自2016年9月1日起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至少已有重慶、遼寧、江蘇、上海、海南、山東、天津、河北、北京9個地區相繼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
自2016年7月1日起,天津月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950元;
河北最高檔月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650元;
自2016年6月1日起,山東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710元;
自2016年4月1日起,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020元調整到2190元。
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達到219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達21元。
國務院發文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對建立健全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體系做出部署。《通知》提出:
將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逐步完善并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學雜費和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政策;
加快落實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和異地就醫結算辦法;加快實施統一規范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
支持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中的失業人員進行失業登記,并享受職業指導、介紹、培訓及技能鑒定等公共就業服務和扶持政策;
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機制,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加大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等十條具體政策措施。
衛計委將重點督查科室出租與超范圍執業
國家衛計委印發《關于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針對不同類型醫療機構,進行重點抽查。
其中,針對二級、三級醫院(含婦幼保健機構),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圍開展診療活動、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等;
針對一級醫院(含未定級)、門診部和診所,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出具虛假醫學文書、出租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未按公示標準收費、超范圍開展診療活動、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等違法違規行為等。
南京、蘇州兩地開始執行樓市新政
12日起,南京和蘇州分別發布《關于調整南京市土地公開出讓競價方式、商品房貸款首付比例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蘇州市區房地產市場管理的實施意見》,將開始執行樓市新政。
這兩份文件延續了前期政策收緊的思路,分別對房貸和土地出讓等方面進行了調整。
南京方面,首套房仍按前期政策首付25%(高淳、溧水20%)不變;
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已結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5%(除高淳、溧水);
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50%(除高淳、溧水)。
江蘇方面,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40%調整為50%(不含吳江區);
居民家庭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購房貸款未結清的,繼續停止發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