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多前,Interplay公司曾經發行過一款叫作《Mortyr (2093 - 1944)》的游戲,這款由波蘭的游戲開發商Mirage Media公司制作的游戲,其內容和主題與ID SOFT當年的《德軍總部》極為相似,發行后獲得很大的反響。一代的情節講述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使用一種神秘的武器而取得了勝利,希特勒成為了世界的主宰。時光如梭,轉眼間到了2093年,地球上發生了一些巨大的自然變異現象,整個世界已到達了毀滅的邊緣。這時在德軍納粹黨中有一個高級的軍官名字叫Jurgen Mortyr,富于正義感的他一直從事尖端秘密武器的研究和開發,在某一天他找到了一部失去能源的時間機器,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百五十年前納粹用來取得二戰勝利的法寶,于是他派自已的兒子Sebastein通過這部機器返回到了1944年,去參與那場戰爭,從而改變了整個地球和人類的歷史。
游戲發行后,開發公司便開始研發續集,并于2003年公布。續作的名字叫做《Mortyr 2:for ever》,故事背景仍然是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角是一名英國秘密情報員Sven Mortyr ,在被占領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執行秘密任務。但是,在執行任務期間他獲悉他的父親,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已經被納粹分子逮捕,作為一名勇敢的情報人員,為了粉碎希特勒建立第三帝國的野心,肩負起拯救全人類的重任,玩家將面臨兩難選擇,踏上了布滿危機的征程。
游戲包括了北方之戰(CHAPTER NORTH),波蘭之役(CHAPTER POLAND),地下基地之役(CHAPTER THE UNDERGROUND BASE)等五大關卡。游戲就是通過五大關卡來進行劇情,每一個關卡都有不同的表現手法,例如:在北方之戰這一關卡,主要以暗殺為主要任務,既然是暗殺,就不能使用強力武器沖鋒陷陣。波蘭之役則是凸現了勇氣與智慧并重;地下基地之役主要是以親情與職責的抉擇為劇情,玩家不僅要面對兇殘的敵人,還要深切體會在執行任務期間得知父親被納粹抓去時,所面臨的親情與職責的痛苦抉擇。玩家在這五大關卡中,可以體驗到全方位的戰斗格局,特殊且多變的游戲場景,極具特色的地域作戰模式,游戲在前作的基礎上加強了AI,數十種具備高智商的敵軍兵種,將會增加游戲的戰斗難度。在游戲中,玩家不但要面臨暗殺,潛伏,沖鋒,營救,爆破等艱巨的任務挑戰,各色各樣的戰斗場面讓玩家在游戲中時刻都充滿危機感,但玩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力,通過系統來調節關卡任務的難易程度,選擇加入不同難度等級的游戲。玩家在游戲中并不是孤軍奮戰,當玩家在游戲進程中遭遇危難的時候,游戲設立的向導性NPC,在關鍵時刻會給予玩家及時的幫助(例如:提示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線索,給予玩家特殊的道具,甚至同玩家并肩作戰,共度危難關頭)。現在我們可以從已經發布的游戲畫面中更精致的感受到這款游戲在戰爭場面上帶給視覺的震撼,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再現了戰爭的殘酷性,但游戲中向導性NPC的設計讓游戲更具人性化和真實性。
《Mortyr 2:for ever》延續了前作在畫面上的優勢,這款游戲結合了先進的圖形開發技術,完善了游戲內在系統,游戲最大的賣點在于突出了實時圖形狀態效果。當游戲系統中的“動態光源轉換(T&L)”得到充分運用后,對于游戲光影效果起到了質的變化,從對光影實時呈遞進行隨意修改到系統自動調節顯示效果,再從簡單的浮雕刻畫和粒子特效到靜態環境的細微描述方面(其實在今天看來,T&L不算什么高要求,早在Geforce256時代就已經出現),都能全方位的感觸出一個真實的游戲空間,并且在真正意義上突出實時3D游戲的內在魅力。為了照顧配置較低的玩家,制作者采用了一個稱之為“氬引擎(Argon Engine)”的平臺開發,此引擎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跨平臺支持各種API,也正是根據這種開發模式,使得電腦配置較低的玩家,也能充分享受這款“二戰”類型游戲所帶來的樂趣。此外,游戲還增加即時錄像功能,讓玩家在游戲之余可以細心的發現自己的不足。象死亡競賽和奪旗模式這些經典的連線模式在多人連線部分依然得到保留。都為游戲平添了不少亮點,也讓游戲更加趨于人性化。游戲塑造了全方位的“二戰”體系,畫面色彩逼真,紋理清晰,極具可玩性,呈現給玩家真實的“二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