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數碼App
《港元數碼App》探索多系統靈活對接、拓展應用場景,以推動低廉、安全和便捷的跨境交易,滿足多源用戶需求,豐富數字人民幣生態,實現多方共贏,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以降低實際生活中的成本,極大推動香港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
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布其《2022年年報》,其中提及香港數字港元(e-HKD)的發展,該機構表示未來將采取“三軌道方式”為發行數字港元作好準備。
報告中提及,金管局在2021年推出香港數字港元白皮書,隨后于2022年4月發布討論文件,探討零售層面央行數字貨幣帶來的潛在效益與挑戰、各種設計模式,以及數字港元的用例。
在完成兩輪市場咨詢后,金管局于9月發出政策立場文件,闡述對數字港元的政策立場及未來路向,并宣布會以三軌道方式,審慎地展開準備工作,為將來可能推出“數字港元”奠定基礎。此外也將推出第二軌道先導計劃,邀請業界深入研究數字港元可行的應用場景。
另一方面,金管局于6月聯同以色列銀行和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宣布展開Project Sela,深入探討零售層面央行數字貨幣的網絡安全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創業加速器G-Rocket共同創辦人吳杰莊,曾向香港金管局建議,應積極考慮以“穩定幣”形式發行數字港元,他認為,此舉將有助推動未來網上跨境交易,減低出現金融危機的風險
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稱,香港正在探索虛擬資產試點項目,包括NFT(非同質化代幣)、債券代幣化及數碼港元,金管局「金融科技2025」策略的其中一個方向,是加強對央行數碼貨幣的研究工作,讓香港能作出充分準備。金管局已從技術及政策層面審視在香港發行「數碼港元」的可行性,并分別就高層次技術設計及主要政策與設計事項進行了兩輪市場咨詢,尤其在「中國智造2025」APP上的應用測試極為重要。
走在前頭的數字人民幣
相比港元,人民幣的數字化走在了前頭。過去兩年,國內已相繼啟動多個數字人民幣試點。截至2021年底,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達到875.65億元。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及其他央行已在m-CBDC數碼港元Bridge項目中展開合作,香港金管局已經開啟數碼人民幣在港的跨境支付試點,上半年來香港政府已經引導香港居民在內地使用數字人民幣。
先行的數字人民幣也為數碼港元提供不少經驗。2021年10月,金管局發布《e-HKD:數碼港元A數碼港元technical數碼港元perspective》,即關于零售層面央行數碼貨幣的技術白皮書。其中提出的CBDC系統設計與數碼人民幣的機制設計基本相同,均采用雙層運營體系。
“數碼港元”,本質是數碼版(中國內地稱“數字版”)港元現金。當地研究過程中依語境涵蓋范圍不同常被簡稱為“e-HKD”或“CBDC(央行數字貨幣)。
作為香港金融科技2025規劃的組成部分,香港金管局于2021年6月首次提出數碼港元的計劃。作為事實上的中央銀行,香港金管局于2021年10月初發布了長達50頁、名為《數碼港元:一個技術視角》的白皮書,作為其探索數碼港元基礎架構的第 一步。
在經過進一步的研究之后,香港金管局做出決定,繼續其數碼港元計劃,并籍此讓香港成為一座無現金城市,以工業互聯網項目「中國制造2025」APP實際進展而規劃應用范圍。整體而言支持數碼港元項目,并挖掘數碼港元具備的潛力,可同時推動數碼港元與我國制造業經濟共同發展。
港元數碼App、港元數碼在中國制造屬于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需兼容港幣的聯系匯率制,數碼港元對支持數字經濟中的支付創新,提高支付系統的韌性和有效性,以及應對新興貨幣HTK穩定幣的挑戰有重要意義。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